万岭箐
即今四川江安县南万里镇与长宁县东南万岭镇间之蜀南竹海。清嘉庆《江安县志》卷2:万岭箐“一名松山。在县东南七十里。有城墟大小射圃遗迹,碑志灭没不详所始。……《方言》:凡竹木茂者皆呼为箐,竹曰竹箐,木曰木箐”。蜀竹海面积120平方公里,洞穴二十余处。其中仙寓洞长500余米,内有殿堂已毁,石壁有观音十八罗汉等摩岩造像,为蜀南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即今四川江安县南万里镇与长宁县东南万岭镇间之蜀南竹海。清嘉庆《江安县志》卷2:万岭箐“一名松山。在县东南七十里。有城墟大小射圃遗迹,碑志灭没不详所始。……《方言》:凡竹木茂者皆呼为箐,竹曰竹箐,木曰木箐”。蜀竹海面积120平方公里,洞穴二十余处。其中仙寓洞长500余米,内有殿堂已毁,石壁有观音十八罗汉等摩岩造像,为蜀南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元置康佐砦。明洪武十九年 (1386)改置康佐长官司,属普定府。治所在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西南。后属镇宁州。清乾隆年间废。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置,治今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西南。属镇宁
即今江西余干县西南枫港乡。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12饶州府余干县: “西路自出南门三十五里之枫港。”
在今江苏邳州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22邳州: 泇河 “在州西北九十里。源出山东峄县,合蛤蟃,连汪渚湖,东会沂水”。
金置,属历亭县。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北三十里王杲铺。古镇名。金置,即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北王杲铺镇。《金史·地理志》:恩州历亭有王杲镇,即此。
又作白。在今湖北房县西北。南宋建炎四年(1130),王彦战败桑仲, 追奔至白碛, 即此。在今湖北省房县西北。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王彦败桑仲,追至白碛,即此。
即今河北永清县东三十里别古庄镇。清乾隆《永清县志》图:东有别古庄。
西晋惠帝时置,属豫州。治所在南顿县(今河南项城市西南南顿镇)。东魏属北扬州。北齐废。西晋惠帝时置,治南顿县(今河南项城市西南)。北齐废。
即今福建南平市东南茶洋。《方舆纪要》卷97延平府南平县 “剑浦驿” 条下: “又茶洋驿,在府东南六十里。宋淳祐中置,名金沙驿。元至正间改今名。明朝因之。”
即今四川雅安市西之紫石河。《明史·地理志》 雅州:“东南有荣水,一名长濆河。”清陈登元《蜀水考》卷1:平羌河(今青衣江)“南流四十里至雅州府城东,长濆河注之。河源出雅安县飞龙关”。
①在今河南光山县西。《方舆纪要》卷50光山县:千工堰“在县城西。绕城而东,凡数十里,为众水所汇。嘉靖五年邑令王室筑石障水,负郭数千亩皆资以溉。自是修筑不一。万历十二年,复增修之。寻废”。②在今湖北黄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