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力不从心”。《晋书·刘琨传》:“徒怀愤踊,~,惭怖征营,痛心疾首,形留所在,神驰寇庭。”【词语力不从愿】 成语:力不从愿汉语大词典:力不从愿
《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后因以“逍遥自得”形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晋潘岳《闲居赋》:“于是览止足之分,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并列 无拘无束,自由
同“卢女”。南朝梁简文帝《妾薄命》诗:“卢姬嫁日晚,非复少年时。”唐崔颢《卢姬篇》:“卢姬少小魏王家,绿鬓红唇桃李花。”【词语卢姬】 汉语大词典:卢姬
源见“藩垣”。比喻捍卫。亦借指保卫国家的重臣。《晋书.宗室八王传序》:“始则韩 彭菹醢,次乃吴 楚称乱。然虽克灭权福,犹足维翰王畿。”南朝 梁江淹《萧冠军进号征虏诏》:“门下维翰之重,实资名品。”【词
同“拥书百城”。清 顾汧《木庵荆岩梅崖枉过夜话分得鱼字》诗之一:“寒窗独拥百城书,客至雄谈慰索居。”
同“多病相如”。司马相如曾任孝文园令,故称。清董士锡《忆旧游.题清风驿壁》词:“叹多病文园,游梁倦也,漫续前游。”
同“题红叶”。元白朴《念奴娇.壬戌秋泊汉江鸳鸯滩寄赠》词:“恨杀鸳鸯滩下水,不寄题诗红叶。”
旧谓赏识、优待和重用。《北史.宋弁传》:“孝文曾因朝会次,历访政道,弁年少官微,自下而对,声姿清亮,进止可观,帝称善者久之,因是大被知遇。赐名为弁,意取弁和献玉,楚王不知宝之也。”【词语知遇】 汉
《战国策.秦策五》:“甘罗曰:‘夫项橐生七岁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焉,奚以遽言叱也?’”后以“项橐”代称早慧的儿童。唐路德延《小儿师》诗:“项橐称师日,甘罗作相年。”清周亮工《书影》卷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复思用于赵……赵王以为老,遂不召。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