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黄庭换鹅

黄庭换鹅

源见“换鹅书”。称扬人擅长书法。唐李白《送贺宾客归越》诗:“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典源】 《太平御览》 卷二三八引晋·何法盛《晋中兴书》 曰:“山阴有道士养群鹅,羲之意甚悦。道士云:‘为写《黄庭经》,当举群相赠。’乃为写讫,笼鹅而去。”《晋书·王羲之传》:“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今译】 晋代王羲之字逸少,曾为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是位大书法家,性又爱鹅。山阴有一道士养有一群好鹅,王羲之闻知去看,非常喜爱,想要买下,道士说:“您能为我写《黄庭经》(一作《道德经》),我将这群鹅全送给您。”羲之欣然为他写毕,将鹅装笼带回。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书法精妙,或指精妙的书法作品; 也用以咏鹅。

【典形】 白鹅书、博白鹅、鹅费羲之墨、鹅归逸少、鹅经、鹅群帖、换白鹅、换鹅、换鹅经、换鹅帖、换黄庭、换经鹅、黄庭换鹅、挥翰邀鹅、笼鹅、笼归忆右军、山阴道士鹅、书经爱鹅、书邀道士鹅、右军鹅、笼随王右军、将鹅与右军、挥帖致白鹅、内史写黄庭、换取黄庭、学溪老鹅、山阴书、惜鹅群、换群鹅、换鹅文、换鹅手、觅鹅群、逸少写黄庭。

【示例】

〔白鹅书〕 元·萨都拉《奉和邓善之学士》:“天上已无金马诏,人间空有白鹅书。”

〔博白鹅〕 唐·韩愈《石鼓歌》:“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鹅费羲之墨〕 唐·杜甫《摇落》:“鹅费羲之墨,貂余季子裘。”

〔鹅归逸少〕 唐·李商隐《喜雪》:“鹅归逸少宅,鹤满令威家。”

〔鹅经〕 宋·苏轼《闻钱道士与越守穆父饮酒》:“一纸鹅经逸少醉,他年鹏赋谪仙狂。”

〔鹅群帖〕 清·唐孙华《次和酬恺功院长见怀》:“字仿鹅群帖,文成鸡卵碑。”

〔换白鹅〕 元·张可久《寨儿令·山中分韵得声字》:“驾青牛自取丹经,换白鹅谁写黄庭。”

〔换鹅〕 宋·陈与义《送张迪功赴南京掾》之二:“看客休题凤,将书莫换鹅。”

〔换鹅经〕 宋·苏舜钦《丹阳子高得逸少瘗鹤铭》:“山阴不见换鹅经,京口今存瘗鹤铭。”

〔换黄庭〕 元·耶律楚材《赠云川张道人》:“素扇自甘赎碧笠,玄鹤不肯换黄庭。”

〔换经鹅〕 元·马祖常《送华山隐之宗阳宫》:“呦呦呼伴鹿,唼唼换经鹅。”

〔黄庭换鹅〕 唐·李白《送贺宾客归越》:“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笼鹅〕 唐·李白 《王右军》:“书罢笼鹅去,何曾别主人。”

〔笼归忆右军〕 明·高启 《观鹅》:“击乱思常侍,笼归忆右军。”

〔山阴道士鹅〕 宋·黄庭坚《鹧鸪天》:“为君写就黄庭了,不要山阴道士鹅。”

〔书经爱鹅〕 唐·卢纶《宴赵氏昆弟季书院》:“咏雪因饶妹,书经为爱鹅。”

〔书邀道士鹅〕 宋·黄庭坚《自咸平至太康》:“诗入鸡林市,书邀道士鹅。”

〔右军鹅〕 唐·张祜《闲居作》之,五:“唯精左氏传,不养右军鹅。”


猜你喜欢

  • 颦效

    源见“东施效颦”。形容丑拙之人强学美女之法,弄巧成拙。清李渔《风筝误.贺岁》:“居邻桃叶渡,颦效苎萝村;莺语同招客,梅花伴倚门。”【词语颦效】   汉语大词典:颦效

  • 齐三士

    同“齐州三士”。清钱谦益《戊辰七月应召赴阙车中言怀》诗之二:“长吟颇惜齐三士,抚卷谁知鲁二生?”【词语齐三士】   汉语大词典:齐三士

  • 痴人前不得说梦

    表示不看对象说话,容易产生误会。语出宋.黄庭坚《书陶渊明责子诗后》:“观渊明之诗,想见其人,岂弟慈详,戏谑可观也。俗人便谓渊明诸子皆不肖,而渊明愁叹见于诗,可谓痴人前不得说梦也。”明.张岱《梦忆序》:

  • 浑沌未凿

    同“混沌未凿”。梁启超《教育政策私议.教育次序第一》:“未自知有我纯然浑沌未凿境界。”

  • 大巧若拙

    拙:笨拙。 最灵巧的人(由于不逞能)表面上看,好像很笨拙。语出《老子》四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庄子.胠箧》:“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

  • 官家

    封建时代对皇帝的一种称呼,汉代刘向《说苑.至公》:鲍白令对秦始皇说,“天下官则让贤是也,天下家则世继是也。故五帝以天下为官,三王以天下为家。”五帝:一般指皇帝、颛项、帝喾、唐尧、虞舜。三王:夏禹、商汤

  • 发愤忘餐

    见“发愤忘食”。【词语发愤忘餐】  成语:发愤忘餐汉语大词典:发愤忘餐

  • 隼旗

    同“隼旟”。唐岑参《送羽林长孙将军赴歙州》诗:“隼旗新刺史,虎剑旧将军。”【词语隼旗】   汉语大词典:隼旗

  • 车笠盟

    《初学记》卷十八引晋.周处《风土记》:“越俗性率朴,初与人交有礼,封土坛,祭以犬鸡,祝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卿乘马,后日相逢卿当下。’”乘车,乘马;戴笠,步行;一富贵,一贫贱,

  • 群贤推郤诜

    《晋书.郤诜传》:“吏部尚书崔洪荐诜为左丞。及在职,尝以事劾洪,洪怨诜,诜以公正距之。……洪闻而惭服。累迁雍州刺史。……诜在任威严明断,甚得四方声誉。”晋郤诜历任左丞、刺史,十分公正廉明,得到群贤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