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鹑服

鹑服

同“鹑衣”。唐骆宾王《寒夜独坐游子多怀简知己》诗:“鹑服长悲碎,蜗庐未卜安。”


【词语鹑服】   汉语词典:鹑服

猜你喜欢

  • 三折为良医

    见“三折肱为良医”。唐·刘禹锡《学阮公体诗》:“百姓难虑敌,~。”

  • 掩壶浆

    源见“投金濑”。指救人急难。清钱谦益《一叹示士龙》诗:“百口累人藏复壁,千金为客掩壶浆。”

  • 立草

    风吹不偃伏的草,喻强项不屈。《北史.崔浩传》“东出潼关。席卷而前,威震南极,江淮以北无立草矣!”【词语立草】   汉语大词典:立草

  • 避君三舍

    同“退避三舍”。宋刘克庄《题蔡炷主簿诗卷》诗:“放子一头嗟我老,避君三舍与之平。”述补 退让和回避。语本《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重耳)对曰:‘若以

  • 东扶西倒

    形容难以扶持培育,也比喻没有主见,不能自立。《朱子语类》:“教学者如扶醉人,扶得东来西又倒。”宋杨万里《过南荡》诗:“笑杀槿篱能耐事,东扶西倒野酴醿。”并列 形容难于扶持、栽培,也比喻顾此失彼,没有主

  • 虎首

    《南史.陈本纪下.宣帝纪》:“高宗孝宣皇帝讳项,字绍世……帝貌若不慧,魏将杨忠门客张子煦见而奇之,曰:‘此人虎头,当大贵也。’”古人看相,认为人的头形如虎首属大贵之相。后用作喻指人君或达官显贵的典故。

  • 三寸之舌

    马司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三寸之舌,即舌头。据《史记索隐》注释:“《春秋纬》云:“舌在口中,长三寸。”舌为人类使用语言的重要器官,舌做灵活运动,始能发出

  • 夷门道

    源见“侯嬴抱关”。侯嬴任守门吏之地。唐高適《古大梁行》诗:“侠客犹传朱亥名,行人尚识夷门道。”

  • 月下

    同“月下老人”。明陈汝元《金莲记.媒合》:“月下传言,多蒙作伐;堂前醮酒,权作主婚。”【词语月下】   汉语大词典:月下

  • 淮南桂树

    汉.淮南小山《楚辞.招隐士》:“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淮南小山系指汉时淮南王刘安招怀天下俊伟之士,誉之为“大小山”。桂树,这里系指代隐士。淮南桂树系指有才干而隐居山林的贤士,后亦以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