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鸣毂

鸣毂

汉.刘向《说苑.立节》:“雍门子狄对曰(注:这是战国时,越国军队攻入齐国,大臣雍门子狄以自己为失职而自裁前,对齐君所说的一段话。参见“越甲鸣君”):‘臣闻之,昔者王田(同数,出狩)于囿(苑囿),左毂鸣,车右(坐在车驾右侧的保卫人员)请死之,而王曰:“子何为死?”车右对曰:“为其鸣吾君也。”王曰:“左毂鸣者,工师之罪也,子何事之有焉?”车右曰:“臣不见工师之乘,而见其鸣吾君也。”遂刎颈而死,……’”

古时候,君主外出时,常有保安人员坐在车前左右陪乘,如果车轴与车毂间因磨擦的鸣叫声,便自认为是失职行为,故而自责自裁。后因以此用为陪乘人员失职之典。

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故车右伏剑于鸣毂,雍门刎首于齐境。”


【词语鸣毂】   汉语词典:鸣毂

猜你喜欢

  • 臧否人物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晋文王(司马昭)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臧:善、好。否:恶、坏。臧否:褒贬、评论。“臧否人物”指对人进行褒贬和议论。后因以“臧否人物”为议

  • 谈何容易

    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今则不然,反以为诽谤君之行,无人臣之礼,果纷然伤于身,蒙不辜之名,戮及先生,为天下笑,故曰谈何容易。”“谈及容易”,原指臣下向君主进言很不容易。后亦谓做起事来并非象说的那么

  •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汉刘向《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后因以“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比喻处处都有人才。《隋书.炀帝纪上》:“方今宇宙平一,文轨攸同,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四海之中,岂无奇秀!”

  • 大而化之之谓圣

    光大德业,以化万民,叫做圣人。 古时赞美人的修养达到了至高的境界。语出《孟子.尽心下》:“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赵岐注:“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是为圣人。”明.文林《琅琊漫钞》:“兵

  • 京丘

    见“京观”条。【词语京丘】   汉语大词典:京丘

  • 洛龟呈瑞

    同“河图洛书”。明李贽《方竹图卷文》:“龙马负图,洛龟呈瑞。”

  • 某在斯,某在斯

    某某在这里,某某在这里。 表示向盲人或神智不清者自我报名。语出《论语.卫灵公》:“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世说新语.言语》:“简文

  • 握中丹

    晋.鲍照《鲍参军集》卷五《赠故人马子乔六首》其五:“皎如船上鹄,赫如握中丹。宿心谁不欺,明白古所难。”南朝宋诗人鲍照在《赠故人马子乔六首》之五,用“赫如握中丹”比喻朋友之间肝胆相照。后遂用为咏友谊之典

  • 画灰聚米

    同“伏波聚米”。清钱谦益《〈佟氏幽愤录〉序》:“时佟公为诸生与同舍杨生 昆仁筹边料敌,画灰聚米,慨然有扫犁之志。”

  • 瀛壶

    同“瀛洲”。清杨焯《同石苓登天宁塔》诗:“瀛壶树影悬,洪涛拥川后。”【词语瀛壶】   汉语大词典:瀛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