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南楼”。指咏谑游乐的雅兴。唐杜甫《八哀诗.故右仆射相公张公九龄》:“庾公兴不浅,黄霸镇每静。”
源见“画蛇添足”。增加多余无用之物。清陈维崧《满江红.送叶桐初还东阿即次其与曹雪樵倡和原韵》词:“富与贵,蛇添足。”清叶燮《原诗.内篇下》:“恐方幅不足而不合于格,于是多方拖沓以扩之,是蛇添足也。”【
泪(mì密):汨罗江,此指湖南省境内的泪罗江。此典指屈原被贬谪,放逐流浪,哀痛悲愤,自投泪罗江而死。后以此典比喻遭受谗毁而不能辩白之悲愤之情;或比喻触情伤感之悲叹。屈原(约前340年——约前278年)
水沸滚时只管高扬沸水而不去抽薪灭火,比喻只治标不治本,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史记.酷吏列传》:“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司马贞《索隐》:“言本弊不除,则其末难止。”连动 扬沸,舀开水。为了灭火却往
《韩非子.喻老》:“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后用为模仿乱真的典故。宋米芾《砚石.用品》:“楮叶虽工,而无补于宋人之用。”【词语楮叶】 汉语
源见“歌五袴”。称颂地方官吏善政的歌谣。唐白居易《西楼喜雪命宴》诗:“歌乐虽盈耳,惭无五袴谣。”【词语五袴谣】 汉语大词典:五袴谣
《庄子.达生》:“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成玄英疏:“鐻者,乐器,似夹钟,亦言鐻似虎形,刻木为之。”后因以“削鐻”称扬做事神志专注的典实。宋刘子翚《临池歌序》:“‘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梓
《文选.曹冏〈六代论〉》:“扫除凶逆,剪灭鲸鲵。”李周翰注:“鲸鲵,大鱼吞食小鱼者,比喻不义人也。”后因以“剪鲸”比喻剪除凶逆。唐玄宗《行次成皋途经先圣擒建德之所缅思功业感而赋诗》:“幸过剪鲸地,感慕
刍荛( ㄖㄠˊ ráo ):即砍柴的人。 向樵夫谘询。 意谓向民间采访。语出《诗.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晋.葛洪《抱朴子.省烦》:“古人询于刍荛,博采童谣,狂夫之言,犹在择焉。”《
同“驱车九折阪”。元曹文晦《行路难》诗:“王阳不能驱九折,郦生祸起三寸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