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鳌戴

鳌戴

列子.汤问》:“五山之根无所连著,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毒之,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强(传说中人面鸟身的北海之神)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动。”

远古时,渤海之东的大海上飘浮着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五座大山,山上居住着许多仙人,都是天帝的后代。仙人们因受颠荡之苦,便报告天帝请求帮助解决。天帝便命令北海神找来十五头巨龟,举头顶住大山,五山便稳稳峙立而不再摇荡。后因用为咏负重或表示感戴的典故。

北周.庾信《谢赵王赉犀带等启》:“花开四照,惟见其荣;鳌戴三山,深知其重。”


【词语鳌戴】   汉语词典:鳌戴

猜你喜欢

  • 飞燕将书

    源见“一箭下聊城”。指以文克敌。唐杜甫《收京》诗之一:“暂屈汾阳驾,聊飞燕将书。”

  • 孔樽

    同“孔融尊”。唐黄滔《祭陈侍御峤》:“初命就门,见东周之三语;前程不日,俟西汉之七迁。旋以孔樽引满,徐榻解悬,白璧黄金而叠矣,玳簪珠履以加焉。”

  • 宝货难售

    珍贵的货物难于卖出,比喻才能大的人不容易被用。《论衡.状留》:“大器晚成,宝货难售也。不崇一朝,辄成贾者,菜果之物也。”主谓 贵重的货物很难卖出去。比喻才能高的人难以录用。汉·王充《论衡·状留》:“大

  • 以近待远,以佚待劳

    《孙子.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孙子谈论军争时,指出:用自己靠近战场的优势来对待敌人长途跋涉,以自己从容休整来对待敌军的奔走疲劳,以自己粮足食饱来对待敌军的粮尽人饥,这是

  • 郑女花

    源见“燕梦征兰”。指兰花。郑女,即郑文公妾燕姞。清吴伟业《题孙铭常画兰》诗:“谢家树好临芳砌,郑女花堪照洞房。”【词语郑女花】   汉语大词典:郑女花

  • 跨凤鸾

    源见“乘鸾”。指仙女或美女。清李渔《凰求凤.避色》:“要风流,除非是跨凤鸾,不将身作雄狐。”

  • 名下无虚士

    指享有盛名的人,必有真才实学,这是指南朝陈姚察的故事。姚察(533-606年)字伯审,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官至吏部尚书。陈灭入隋,袭封北绛郡公,大业二年(606年),74岁终于东都洛阳(今河南

  • 冤狱为虫

    源见“秦狱气”。形容冤愤郁结难消。唐骆宾王《萤火赋》:“知战场之有磷,悟冤狱之为虫。”

  • 有脚春

    同“有脚阳春”。宋姚勉《沁园春.送权倅许张干》词:“苏醒枯鱼,剔除深蠹,个是人间有脚春。”

  • 自经沟渎

    《论语.宪问》:“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孔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管仲辅相桓公统帅诸侯,使天下归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