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鲛人泣珠

鲛人泣珠

旧题汉郭宪洞冥记》卷二:“〔吠勒国人〕乘象入海底取宝,宿于鲛人之舍,得泪珠,则鲛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晋张华博物志》卷九:“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绡。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后以“鲛人泣珠”指传说中的鲛人流泪成珠。《镜花缘》二十回:“此地既无城郭,这些桑人都以桑林为居,以桑为食,又能吐丝,倒像鲛人泣珠光景。”


【典源】 《文选·左思〈吴都赋〉》:“泉室潜织而卷绡,渊客慷慨而泣珠。”晋·刘逵注:“鲛人,水底居也。俗传鲛人从水中出,曾寄寓人家,积日卖绡。……鲛人临去,从主人索器,泣而出珠满盘,以与主人。”《太平御览》卷八○三引晋·张华《博物志》曰:“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

【今译】 传说南海水底居住有鲛人,善于织绡,哭泣时眼中流泪成珍珠。鲛人出水寄居人家,每日卖绡,临行时哭出一盘珍珠送给主人。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精美的纺织品,也指手帕; 亦以“珠泪”等形容女子的眼泪; 或咏海中奇事。

【典形】 冰绡清泪、波泪、蛟女绢、鲛工、鲛泪、鲛帘、鲛人、鲛人泣珠、鲛人泪、鲛人雨泣、鲛丝、鲛绡、鲛珠、泪绡、泪作珠、泣珠报恩、泣珠人、泉客珠、织绡、珠进泪、珠泪、鲛室泻琼瑰、鲛盘千点、鲛人织绡、绡夺烟雾、海上得绡、洒泪成珠、泪有鲛人、玉盘迸泪、鲛宫物、鲛人珠、珠有泪。

【示例】

〔冰绡清泪〕 宋·周密《珍珠帘·琉璃帘》:“难比。是鲛人织就,冰绡清泪。”

〔波泪〕 宋·莫仑《摸鱼儿》:“最怜西子,尚簿薄云情,盈盈波泪,点点旧眉妩。”

〔蛟女绢〕 唐·元稹《和乐天送客游岭南》:“贡兼蛟女绢,俗重语儿巾。”

〔鲛工〕唐·皮日休《奉酬鲁望见笑鱼笺之什》:“轻如隐起腻如饴,除却鲛工解制稀。”

〔鲛泪〕 明·高启《钱舜举画美人摘阮图歌》:“滴尽冰盘老鲛泪,阿咸帐底醉初醒。”

〔鲛帘〕 宋·钱惟演《清风》:“鲛帘移乱影,瑶瑟泛余哀。”

〔鲛人泣珠〕 清·李来泰《中山贡使入朝纪事》:“已闻圣主方焚玉,何用鲛人更泣珠。”

〔鲛人泪〕 宋·杨亿《此夕》:“鲛人泪有千珠进,楚客愁添万斛多。”

〔鲛人雨泣〕 清·钱谦益《丁亥夏为清河公题》:“钓竿莫拂珊瑚树,珍重鲛人雨泣时。”

〔鲛丝〕 唐·李商隐《玄微先生》:“龙竹裁轻策,鲛丝熨下裳。”

〔鲛绡〕 唐·李商隐《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蛮僮骑象舞,江市卖鲛绡。”宋·陆游《钗头凤》:“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鲛珠〕 宋·刘辰翁《宝鼎现·丁酉元夕》:“又说向灯前拥髻,暗滴鲛珠坠。”

〔泪绡〕 唐·顾况《送从兄使新罗》:“帝女飞衔石,鲛人卖泪绡。”

〔泪作珠〕 宋·梅尧臣《依韵和秋夜对月》:“虫催织妇机成素,露逼鲛人泪作珠。”

〔泣珠报恩〕 唐·李颀《鲛人歌》:“泣珠报恩君莫辞,今年相见明年期。”

〔泣珠人〕唐·王维《送李判官赴江东》:“遥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泉客珠〕 唐·杜甫《客从》:“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

〔珠迸泪〕 宋·宋祁《落花》:“沧海客归珠迸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珠泪〕 宋·姜夔《探春慢·过霅溪》:“长恨离多会少,重访问竹西,珠泪盈把。”


【词语鲛人泣珠】  成语:鲛人泣珠汉语词典:鲛人泣珠

猜你喜欢

  •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汉书.霍去病传》:“霍去病,大将(卫)青姊少儿子也。……去病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上(汉武帝)尝欲教之吴(吴起)、孙(孙武)兵法,对曰:‘顾(念,想)方略(指作战的策划、谋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

  • 弄玉归云

    源见“乘鸾”。比喻成仙。唐 滕潜《凤归云》诗之二:“曾将弄玉归云去,金翿斜开十二楼。”

  • 物有其容

    物:指各类事物。容:容貌。 各种事物都有其相应的外貌。语出《左传.昭公九年》:“事有其物,物有其容。”汉.张衡《东京赋》:“于是备物,物有其容。”唐.苏頲《封东岳朝觐颂》:“匪疾匪徐,物有其容。”

  • 牧羊儿

    同“金华牧羊儿”。元顾盟《送王子春归金华》诗:“君归金华山,当逢牧羊儿。”【词语牧羊儿】   汉语大词典:牧羊儿

  • 垂棘

    春秋晋国地名,以产美玉闻名。《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代虢。”屈产:晋国地名,产名马。乘:这里指马。虞、虢( ㄍㄨㄛˊ guó 国):春秋时二小国。在今山西省平

  • 望山

    古弩上所设的观测器,用以目测所射目标的高下远近。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器用》:“予顷年在海州,人家穿地得一弩机,其望山甚长,望山之侧为小短,如尺之有分寸。原其意,以目注镞端,以望山之度拟之,准其高下,正

  • 漳滨卧起

    源见“刘桢病”。指卧病初愈。唐刘禹锡《和苏郎中寻丰安里旧居寄主客张郎中》:“漳滨卧起恣闲游,宣室征还未白头。”

  • 杨朱泣路歧

    同“杨朱泣歧路”。唐李商隐《荆门西下》诗:“洞庭湖阔蛟龙恶,却羡杨朱泣路歧。”

  • 顺济王

    宋沈括《梦溪笔谈.神异》载:传说彭蠡湖(江西 鄱阳湖)有神蛇,称彭蠡小龙,船家以洁器荐之,则蛇伏舟中,船乘便风,日行数百里而无波涛之恐。后有司以状闻于上,诏封为“顺济王”。民间因以“顺济王”指能保佑顺

  • 下凤皇

    《汉书.黄霸传》:“有诏归颍川太守官,以八百石居治如其前。前后八年,郡中愈治。是时凤皇神爵数集郡国,颍川尤多。”古人认为“凤凰来集”是祥瑞之兆。汉人黄霸为颍川太守,为政清廉,郡中大治,因而凤凰飞集颍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