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鲁鱼亥豕

鲁鱼亥豕

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辞多类非而是,多类是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晋葛洪《抱朴子.遐览》:“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

文字因字形相似常常出现讹误,如把“亥”字错当“豕”字,把“鲁”字错当“鱼”字。后因以“鲁鱼亥豕”表示书籍在传写、刊刻过程中的文字错误。

清.曹雪芹《红楼梦》一二〇回:“既是‘假语村言’,但无鲁鱼亥豕以及背谬矛盾处,乐得与二三同志,酒余饭饱,雨夕灯窗,同消寂寞,又不必大人先生品题传世。”


并列 篆文“鲁”与“鱼”、“亥”与“豕”字形相近,古书传抄或刊印常易搞错。因以指文字在传抄或刻印中的错讹。语本《吕氏春秋·察传》:“有读史者曰:‘晋师三豕过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似,豕与亥相似。’”又,晋·葛洪《抱朴子·遐览》:“书三写,鱼成鲁,帝成虎。”《红楼梦》120回:“既是‘假语村言’,但无~以及背谬矛盾处,乐得与二三同志,酒余饭饱,雨夕灯窗,同消寂寞。”△贬义。用于表示文字差错。→鲁鱼帝虎 乌焉鲁鱼 乌焉成马 三豕涉河 鲁鱼陶阴 别风淮雨。也作“亥豕鲁鱼”、“乌焉亥豕”。


【典源】《吕氏春秋·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与三相近,豕与亥相近。’”《抱朴子·遐览》:“故谚曰: 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

【今译】 孔子的弟子子夏到晋国去,路经卫国,见读史记的人念:“晋师三豕渡河。”子夏纠正道:“不对,是己亥,因为己与三、豕与亥的形体相近,所以弄错了。”又古谚云: 书籍传抄多次,不注意便将“鱼”误写作“鲁”,将“虚”误写作“虎”。

【释义】 后以此典指传抄、刊刻中的文字错讹。

【典形】 辨鲁鱼、亥豕讹、己亥讹、鲁鱼、三豕、三豕渡河、豕鱼、鱼鲁、鱼鲁亥豕、鱼豕、正豕亥、三豕之疑、刊三豕、辨豕亥、鲁鱼舛。

【示例】

〔辨鲁鱼〕 唐·刘禹锡《秋萤引》:“槐市诸生夜对书,北窗分明辨鲁鱼。”

〔亥豕讹〕 清·钱谦益《南滁望滁阳王庙》:“故事亥豕讹,残书蠹鱼饱。”

〔己亥讹〕 清·黄鷟来《下龟山》:“丰碑尚纪庚辰绩,文学还疑己亥讹。”

〔鲁鱼〕 清·秋瑾《独坐》:“独坐凭窗自校雠,鲁鱼纵误倩谁谋。”

〔三豕〕 唐·骆宾王 《对策文三道》:“某谈谢二龙,识迷三豕。”

〔三豕渡河〕 清·丘逢甲《题崧甫弟遗像》:“三豕渡河岁云暮,送君韩江江上风帆张。”

〔豕鱼〕 清·王摅《雁字》:“飞错豕鱼还易辨,书成鸡鹜竟难分。”

〔鱼鲁〕 唐·元稹《错字判》:“苟殊鱼鲁相悬,宜恕甲由未远。”

〔鱼鲁亥豕〕 清·黄景仁《赠白下周幔亭》:“候虫时鸟偶嘈杂,鱼鲁亥豕纷��。”

〔鱼豕〕 明·高启 《赠墨翁沈蒙泉》:“一朝得此复何用,惭注鱼豕笺虫虾。”

〔正豕亥〕 宋·曾巩《七月十四日韩持国直庐》:“自笑正豕亥,更微注虫

鱼”


【词语鲁鱼亥豕】  成语:鲁鱼亥豕汉语词典:鲁鱼亥豕

猜你喜欢

  • 邻家笛

    同“邻笛”。唐杜甫《奉汉中王手札报韦侍御萧尊师亡》诗:“处处邻家笛,飘飘客子蓬。”【词语邻家笛】   汉语大词典:邻家笛

  • 吹笙王子

    源见“王乔控鹤”。指王子乔。金天羽《嵩山高》诗:“碧丛丛,高极天,吹笙王子冠列仙。”

  • 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羽毛堆积多了,可以使船沉没;轻的东西堆得过多,可以压断车轴。 比喻细小的东西汇集起来。可以形成巨大力量。 也比喻小毛病积累多了会产生大的祸患。语出《战国策.魏策一》:“积羽沉舟,群轻折轴。”《淮南

  • 商论乔梓

    参见:敷辨梨楂

  • 咄石生

    《晋书》卷四十三《山涛传》:“山涛,字巨源。”“举孝廉,州辟部河南从事。与石鉴共宿,涛夜起蹴鉴曰:‘今为何等时而眠耶!知太傅卧何意?’鉴曰:‘宰相三不朝,与尺一令归第,卿何虑也!’涛曰:‘咄!石生无事

  • 二斟

    《左传.襄公四年》载:夏之时寒浞杀后羿而占有其妻室,生子浇及豷,使浇率师灭斟灌、斟鄩。夏臣靡收二国遗民,灭寒浞而立少康。少康复灭浇,使其子后杼灭豷,夏室中兴。二斟,指夏同姓诸侯斟灌和斟鄩。后因称忠心复

  • 扁舟夜雪

    源见“访戴”。形容访友的情致。清钱谦益《奉赠会稽倪太公十四韵》:“满载樵风频往复,扁舟夜雪每追寻。”

  • 斗柄

    北斗七星中第五、六、七颗星的形状象杓子,因称为“斗柄”。北斗七星绕天极旋转,常年不隐,古人就根据斗柄的指向来定时间和定季节。《后汉书.崔骃传》:“建天枢,执斗柄。”李贤注引《春秋运斗枢》:“北斗七星,

  • 许剑心

    源见“季札挂剑”。谓不忘故交,重信守义之心。元柳贯《袁文清墓下作》诗:“十年渍酒绵,不到文清墓。遥遥许剑心,梦寐伤迟莫。”

  • 明镜高悬

    源见“秦庭朗镜”。称官吏执法严明,办事光明无私。元关汉卿《望江亭》四折:“今日个幸对清官,明镜高悬。”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伊答曰:‘干王明镜高悬,真伪立见。’”亦比喻目光敏锐,识见高明,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