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鱼贯而出

鱼贯而出

形容像鱼群一般,头尾相接,连续而出。出自隋炀帝事迹。隋炀帝名杨广(568-618年),为隋文帝杨坚的第二子。开皇元年(581年)被封为晋王。曾任隋并州总管、河北道行台尚书令、淮南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等。在隋文帝统一江南的军事行动中起了一定作用。开皇二十年(600年)被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即皇帝位。他在位期间,仗恃国力富强,骄奢淫逸。一方面大兴土木工程,开挖运河,修筑宫殿;另一方面又不断四出游幸,并三次发动对高丽的战争,给人民群众带来沉重负担。大业五年(609年),他曾携带大批人马到河西走廊巡游。六月,经过大斗拔谷。由于山路隘险,所带宫人士卒只能鱼贯而出。适逢天气突变,士卒冻死者大半。

【出典】:

隋书》卷3《炀帝纪上》73页:“癸卯,经大斗拔谷,山路隘险,鱼贯而出。风霰晦冥,与从官相失,士卒冻死者太半。”

【例句】:

清·杨复吉《梦阑琐笔·潮阳某令》:“随着怪风起于庭户,后门大启,男女数十辈,鱼贯而出。”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胡大姑》:“李即戟手书符其处,既而禹步庭中,咒移时,即见家中犬豕并来帖耳戢尾,若听教诲。李挥曰:‘去!’即纷然鱼贯而去。”


偏正 像游鱼头尾相接那样一个挨一个地出来。《隋书·炀帝纪上》:“经大斗拔谷,山路险隘,~。”△用于形容单行列队而出。→鱼贯而行 鱼贯而前↔鱼贯而入


【词语鱼贯而出】  成语:鱼贯而出汉语词典:鱼贯而出

猜你喜欢

  • 过桥拆桥

    见“过河拆桥”。《官场现形记》17回:“但是现在的人总是~,转过脸就不认得人的。”【词语过桥拆桥】  成语:过桥拆桥汉语大词典:过桥拆桥

  • 耳熏目染

    见“耳濡目染”。

  • 牛羊勿践

    《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郑玄笺:“草木方茂盛,以其终将为人用,故周之先王为此爱之,况于人乎?”后以“牛羊勿践”指仁者的泛爱之心。宋曾巩《拟代廷试进士策问二》:

  • 丰屋蔀家

    《易.丰》:“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阒其无人。”王弼注:“既丰其屋,又蔀其家,屋厚家覆,暗之甚也。虽窥其户,阒其无人,弃其所处,而自深藏也。”谓高大其屋而家设棚席。后因以喻地位显赫,豪华富足。三国

  •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攻心:谓从心理上瓦解敌方。 攻心是上策,攻城是下策。 表示在战争中政治攻势比军事攻势更重要。语出《三国志.蜀志.马谡传》裴松之注引习凿齿《襄阳记》:“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章炳麟《喻培

  • 凄风苦雨

    《左传.昭公四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谓天气恶劣,后以“凄风苦雨”比喻境遇凄凉悲惨。《玉娇梨》九回:“苏友白因叹一口气道:‘我苏友白平生一点爱才慕色的痴念头,也不知历多少凄风苦雨,今日方才盼着一

  • 仗马

    源见“立仗马”。比喻坐享俸禄而不敢言事的官员。清王九龄《窃禄》诗:“无声惭仗马,有泪对刑书。”【词语仗马】   汉语大词典:仗马

  • 博浪飞椎

    《史记.留侯世家》载:秦始皇灭韩,张良为韩报仇,在沧海君处得力士,做铁椎重一百二十斤,趁秦始皇东游,狙击秦始皇于博浪沙。后因以“博浪飞椎”为抗暴复仇的典故。清朱彝尊《彭城道中咏古二首》之二:“博浪飞椎

  • 先鞭

    《世说新语.赏誉》:“刘琨称祖车骑为朗诣”梁.刘孝标注引《晋阳秋》:“刘琨与亲旧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祖逖)先吾著鞭耳!’”又《晋书.刘琨传》:“刘琨字越石,中山魏昌人,汉中山靖王胜

  • 自在窗

    让人感到安闲舒适的地方。宋代陶穀《清异录》;“韩熙载家过纵姬侍,第侧建横窗,络以丝绳,为观玩(一作“觇”)之地。初惟市物,后或调戏赠与,所欲如意。时人目为‘自在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