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鱼贯而出

鱼贯而出

形容像鱼群一般,头尾相接,连续而出。出自隋炀帝事迹。隋炀帝名杨广(568-618年),为隋文帝杨坚的第二子。开皇元年(581年)被封为晋王。曾任隋并州总管、河北道行台尚书令、淮南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等。在隋文帝统一江南的军事行动中起了一定作用。开皇二十年(600年)被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即皇帝位。他在位期间,仗恃国力富强,骄奢淫逸。一方面大兴土木工程,开挖运河,修筑宫殿;另一方面又不断四出游幸,并三次发动对高丽的战争,给人民群众带来沉重负担。大业五年(609年),他曾携带大批人马到河西走廊巡游。六月,经过大斗拔谷。由于山路隘险,所带宫人士卒只能鱼贯而出。适逢天气突变,士卒冻死者大半。

【出典】:

隋书》卷3《炀帝纪上》73页:“癸卯,经大斗拔谷,山路隘险,鱼贯而出。风霰晦冥,与从官相失,士卒冻死者太半。”

【例句】:

清·杨复吉《梦阑琐笔·潮阳某令》:“随着怪风起于庭户,后门大启,男女数十辈,鱼贯而出。”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胡大姑》:“李即戟手书符其处,既而禹步庭中,咒移时,即见家中犬豕并来帖耳戢尾,若听教诲。李挥曰:‘去!’即纷然鱼贯而去。”


偏正 像游鱼头尾相接那样一个挨一个地出来。《隋书·炀帝纪上》:“经大斗拔谷,山路险隘,~。”△用于形容单行列队而出。→鱼贯而行 鱼贯而前↔鱼贯而入


【词语鱼贯而出】  成语:鱼贯而出汉语词典:鱼贯而出

猜你喜欢

  • 鸿光赁庑

    源见“梁鸿赁庑”。指贤伉俪民间隐居,居贫情笃。顾保容《题亚子分湖归隐图》:“鸿 光赁庑一床书,故里萑蒲未可居。”

  • 分桃断袖

    源见“分桃”、“断袖癖”。指宠幸男色。清钮琇《觚賸.姜郎》:“时有十八公,风流荣达,心倾于绣。婉转致之门下,分桃断袖,莫逾其宠。”【词语分桃断袖】  成语:分桃断袖汉语大词典:分桃断袖

  • 己溺己饥

    《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谓视人民的疾苦责在于己,因而以解除人民的痛苦为己任。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或己溺己

  • 丘明之疾

    《史记.太史公自序》:“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左丘明(或说左丘为复姓)春秋鲁国人,为鲁太史,为《春秋》作传,又作《国语》。因其目盲,称为盲左。故遂用为眼疾之典。唐.张说《唐中散

  • 嘲饭颗

    源见“饭颗山”。讥人作诗拘守格律。宋苏轼《徐使君分新火》诗:“从来破釜跃江鱼,只有清诗嘲饭颗。”

  • 梧榎

    同“梧槚”。榎,同“槚”。宋曾巩《送程公辟使江西》诗:“云裘数曲秀兰蕙,凤盖相摩擢梧榎。”【词语梧榎】   汉语大词典:梧榎

  • 渡蚁

    清.张玉书等编《佩文韵府》拾遗四“纸韵”“渡蚁”下引《通鉴长编》:“有胡僧惊问大宋(指宋郊,宋郊与弟宋祁俱以文学知名,称“二宋”,有大宋、小宋之别。)曰:“公丰神顿异,如能活数万人之命者,试思之。’曰

  • 鳏寡孤独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后因以“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独居无依靠的人。《新唐书.刘蕡传》:“鳏寡孤独不得存,老幼

  • 菊松三径

    源见“陶潜三径”。指田园隐居之地。宋李曾伯《满江红.庚申初度》词:“薇柳诸关成底事,菊松三径犹堪主。”

  • 钧天歌吹

    同“钧天广乐”。宋柳永《透碧霄》词:“太平时,朝野多欢,遍锦街香陌,钧天歌吹,阆苑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