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魏王大瓠

魏王大瓠

源见“魏王瓠”。比喻人才不得其用。宋苏轼《蒜山松林中可卜居余欲僦其地》诗:“魏王大瓠无人识,种成何翅实五石。”


【典源】 《庄子·逍遥游》:“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xiao) 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今译】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大葫芦的种子,我种下它结成能盛五石的大葫芦。用它来盛水,它脆而不坚,无法提举。把它剖开做瓢,瓢又太大,无处安置它。这个葫芦并非不大,可没有什么用处,我就将它打碎了。”庄子说:“先生原来不善于利用大的东西! ……现在你有容量五石的大葫芦,何不将它做成腰舟,拴在腰间借以浮渡江湖,反而忧虑它太大无处可容,可见你的心还是茅塞不通啊!”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才没有用武之地。

【典形】 落我材、 魏王大瓠、 魏王瓠。

【示例】

〔落我材〕 宋·辛弃疾《满江红·和卢国华》:“落我材无所用, 易除殆类无根潦。”

〔魏王大瓠〕 宋·苏轼《蒜山松林中可卜居》:“魏王大瓠无人识,种成何翅实五名。”

〔魏王瓠〕 南朝宋·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空班赵氏璧,徒乖魏王瓠。”


【词语魏王大瓠】  成语:魏王大瓠汉语词典:魏王大瓠

猜你喜欢

  • 望眼欲穿

    形容期望殷切。明西湖居士《明月环·诘环》: “小姐望眼欲穿,老身去回复小姐去也。”●唐白居易《江楼夜吟元九律诗》: “各有诗千首,俱抛海一边。白头吟处变,青眼望中穿。” 白居易这首给元稹的赠答诗表达了

  • 盎盂相敲

    《聊斋志异.青蛙神》:“且盎盂相敲,皆臣所为,无所涉于父母。”盎盂是古时候的两种盛器,盎口小而肚大,盂敝口。后以盎盂相敲比喻家中发生争吵、口角。亦作“盎盂相击。”《儿女英雄传》三一回:“只就他夫妻三个

  • 脱輹

    《易.小畜》:“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说,通“脱”。陆德明释文:“辐,本亦作輹,音服。马云:车下缚也。”按,即缚住车轴之绳,脱落则车不能行驶。故以“脱輹”喻夫妻不和,失其结合之纽带。后并作夫妻离异

  • 灰死韩安国

    源见“死灰复燃”。喻指遭难的失势者。唐骆宾王《帝京篇》:“灰死韩安国,罗伤翟廷尉。已矣哉!归去来。”

  • 握素披黄

    同“握铅抱椠”。素,白绢,古代用于书写。黄,雌黄,古代用以校点书籍。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握素披黄,吟道咏德,苦辛无益者如日蚀,逸乐名利者如秋荼。”见“握椠怀铅”。【词语握素披黄】  成语:

  • 狂夫之言,圣人择焉

    狂夫:无知妄人。 虽狂夫的无知妄言,圣人也加以采择。 表示古代圣人虚心听取各方意见。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故曰:狂夫之言,圣人择焉。”《汉书.盖宽饶传》:“太子庶子王生予书曰:‘夫君子直而不挺

  • 鹭鸳

    同“鹭鵷”。明梅鼎祚《玉合记.闻上》:“班首鹭鸳群,身上麒麟画。”【词语鹭鸳】   汉语大词典:鹭鸳

  • 荆文璧

    源见“和氏之璧”。和氏璧的别称。《文选.卢谌〈答魏子悌诗〉》:“恨无随侯珠,以酬荆文璧。”李善注:“楚人卞和得璞玉于荆山之中,文王即位,乃使理其璞,得宝焉。”【词语荆文璧】   汉语大词典:荆文璧

  • 车笠交游

    源见“乘车戴笠”。喻贵贱不易之交。清 丘逢甲《和絜斋世丈西园杂兴》诗之五:“车笠交游广,相逢且越歌。”

  • 醉吐相茵

    相茵:丞相乘坐的车上铺的垫子。西汉丞相丙吉(?-前55年)字少卿,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丙吉对待下属官吏宽宏仁爱,掩过扬善。丙吉的随员驾车吏嗜好喝酒,常擅离职守去贪杯。有一次他随丞相丙吉外出,饮醉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