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高而不危,满而不溢

高而不危,满而不溢

地位虽高,但无倾危之忧;器物虽满,但无盈溢之患。 常用作戒骄戒奢之辞。语出《孝经.诸侯章》:“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汉.刘向《说苑.敬慎》:“故士虽聪明圣智,自守以愚;功被天下,自守以让;勇力距世,自守以怯;富有天下,自守以廉。此所谓高而不危,满而不溢者也。”元.无名氏《赚蒯通》二折:“岂不闻古人有云:‘高而不危,满而不溢。’你休性执,劝不的。”也作〔满而不溢,高而不危〕。唐.张九龄《大唐金紫光禄大夫行侍中兼吏部尚书正平忠献公裴公碑铭》:“物恶有满而不溢,高而不危者哉?”又单引〔满而不溢〕。《管子.形势解》:“天之道,满而不溢,盛而不衰。”汉.桓宽《盐铁论.褒贤》:“满而不溢,泰而不骄。”


猜你喜欢

  • 管见所及

    管见:象从竹管中看东西一样,比喻见识狭窄,或见解肤浅。及:到。就自己狭隘、肤浅的见解所看到的。比喻见识有限,不全面或不一定正确。常用作自谦词。陆云之事迹见前“龙驹凤雏”条。云在为吴王晏郎中令时,看到他

  • 百兽率舞

    《书.舜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孔传:“石,磬也,磬音之清者。拊亦击也。举清者和,则其余皆从矣。乐感百兽使相率而舞,则神人和可知。”谓音乐和谐之声感

  • 管榻

    同“管宁榻”。清 黄鷟来《沈阳立春感事述怀寄张四明一百二十韵》:“幽栖惭管榻,著论逊潜夫。”

  • 谢庭兰玉

    《艺文类聚》卷八一引晋裴启《语林》:“谢太傅问诸子侄曰:‘子弟何预人事,而政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谢玄,谢安之侄,任车骑将军)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生于阶庭耳。’”后遂以“谢庭兰玉”称扬

  • 原思贫

    同“原宪贫”。原宪字子思,亦称原思。清萧诗《答董子绍舒》诗:“于此颇有得,勿谓原思贫。”

  • 得陇望蜀

    原作“既平陇,复望蜀”,后来以此形容贪心不足,一步比一步胃口大。岑彭(?-36年),字君然,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名将,从光武帝刘秀定天下。建武初,封归德侯,行大将军事。八年(32年),与吴汉

  • 水菽

    源见“菽水承欢”。称子女以父母欢乐为重的孝养。《后汉书.刘平赵孝等传序》:“夫患水菽之薄,干禄以求养者,是以耻禄亲也。”【词语水菽】   汉语大词典:水菽

  • 扫门事

    源见“相门洒扫”。借指寻求出仕之事。唐钱起《送杨錥归隐》诗:“悔作扫门事,还吟招隐诗。”

  • 虽有忮心,不怨飘瓦

    忮( ㄓˋ zhì )心:忌恨之心。飘瓦:飘落之瓦。 飘落的瓦,偶然打中自己,心里虽有怨恨,却不好怨谁。 后泛指消除褊心,宽容别人。语出《庄子.达生》:“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成玄英疏:“飘落

  • 河朔饮

    清.钱谦益《初学记三.魏文帝典论》:“大驾都许(许昌),使光禄大夫刘松之北镇袁绍军,与绍子弟日共宴饮,常以三伏之际,昼夜酣饮,极醉,至于无知。云以避一时之暑,故河朔有避暑饮。”三国魏文帝时,光禄大夫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