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无原则地宽容。曾子病危时,他的儿子曾元、曾申、学生乐正子春和一个小童在旁守护。那个小童看到曾子的床垫十分漂亮,便由衷地表示赞叹。曾子听到后,非常吃惊地说,这是季孙氏送我的,你们扶我起来把垫子换掉。曾
源见“蓝桥”。谓男女欢会。渰,淹。元王子一《误入桃源》四折:“做了个云迷楚岫,水渰蓝桥。”主谓 比喻男女欢会之事不成或情侣分离。相传唐·裴航在蓝桥驿遇仙女云英,求得白玉杵臼捣药,终结为夫妇。事见《太平
源见“郭泰碑铭”。指汉蔡邕为名士郭泰(字有道)写的墓志碑铭。借指名士之墓碑。柳亚子《赠王若飞夫人李培芝女士兼及黑茶山殉难诸友》诗:“黄垆涕泪无穷恨,青史勋名有道碑。”
指学习平常的知识,却能透彻了解高深的道理。语出《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皇侃义疏:“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命。”《汉书.五行志下》:“下学而上达,则诸侯怀德,士民归仁,灾消而福
《尚书.商书.说命下》:“王曰:‘来汝说……若作酒醴,尔唯曲蘖;若出和羹,尔唯盐梅。’”旧题汉.孔安国传:“盐,咸;梅,醋。”据《尚书》载,殷高宗曾命傅说作相,并将他喻作调羹汤的调味品。后将“和羹”作
《左传.僖公二年》:“齐寺人貂始漏师于多鱼。”杜预注:“多鱼,地名……《传》言貂于此始擅贵宠,漏泄桓公军事,为齐乱张本。”后以“多鱼之漏”指泄漏军事机密。清夏燮《中西纪事.海畺殉难》:“约以晦日同时进
参见:技痒
五鼎:古代诸侯宴会列五鼎肉菜而食,鼎内分盛牛、羊、猪、鱼、鹿肉。借喻豪侈生活和显贵地位。此典指主父偃(Yǎn演)说:生不能陈列五鼎佳而食,死就受五鼎烹刑吧!后以“五鼎”比喻贵官王侯及其饮食;以“五鼎煮
源见“女娲补天”。喻济时匡世。唐张说《延州豆卢使君万泉县主薛氏神道碑》:“大圣天后,炼石补天,有王母之神器。”清 陈裴之《香畹楼忆语》:“佥曰:离恨天中,发此真实具足语,白甫此笔真有炼石补天之妙。”连
源见“自相矛盾”。谓自相抵触,不能两立。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是楚人鬻矛誉楯,两难得而俱售也。”【词语鬻矛誉楯】 成语:鬻矛誉楯汉语大词典:鬻矛誉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