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鵷池”。宋周密《武林旧事.圣节》:“日迟鸾斾,喜聆舜乐之和;天近鵷墀,宜进《齐谐》之伎。”【词语鵷墀】 汉语大词典:鵷墀
《论语.雍也》:“子游为武城牢。子曰:‘女得人焉耳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澹台灭明,武城人,字子羽。少孔子三十九岁。”偃,即子游。径
同“雪窗”。明徐渭《歌代啸》四折:“何不萤入疏囊?(卫)夏间便可,冬夜呢?(州唱)雪映窗纱。”
源见“甑尘釜鱼”。形容清贫之极。宋范成大《次韵虞子建见咍赎带作醮》:“尘鱼甑釜时相厄,微汝谁能为解围?”见“甑尘釜鱼”。宋·范成大《次韵虞子建见昭赎带作醮》之二:“~时相厄,微汝谁能为解围。”【词语尘
《庄子.徐无鬼》载:传说黄帝欲赴具茨山,见大隗神。行至襄城原野,迷路。适遇牧马童子,问之。童子对答如流。黄帝赞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后遂以“襄野”借指受帝王称赞
同“灵槎”。唐杜甫《喜晴》诗:“汉阴有鹿门,沧海有灵查。”【词语灵查】 汉语大词典:灵查
同“连六鳌”。唐李商隐《异俗》诗之二:“点对连鳌饵,搜求缚虎符。”亦借以谓人富有才干,可成大事。唐李白《赠临洺县令皓弟》诗:“钓水路非远,连鳌意何深?”【词语连鳌】 汉语大词典:连鳌
夷:古代指东方或西南方少数民族。狄:古代指北方少数民族。 向东方进军,西方国家的百姓不高兴;向南方进军,北方国家的百姓不高兴。 古代形容仁义之师深受四方百姓欢迎。语出《孟子.梁惠王下》:“《书》曰
源见“朱衣点头”。指科举中选。明阮大铖《燕子笺.入闱》:“暂点朱衣收秀士,好开青眼看娇娃。”【词语点朱衣】 汉语大词典:点朱衣
《书.盘庚中》:“永建乃家。”孔传:“卿大夫称家。”古卿大夫受封,其封邑为世袭领地,亦称国。后以“建家”指建立国家。《文选.张衡〈东京赋〉》:“高既受命建家,造我区夏矣。”薛综注:“言高祖受上天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