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相门洒扫”。魏勃因扫相门被荐为内史,因戏称其为“扫史”。亦借指以卑劣手段干谒权贵的人。南朝 陈徐陵《骢马驱》诗:“白马号龙驹,雕鞍名镂渠……倚端轻扫史,召募击休屠。”
源见“留侯借箸”。指出谋划策。清黄遵宪《题樵野丈运甓斋话别图》诗:“恨不后车从,参与前箸筹。”【词语前箸筹】 汉语大词典:前箸筹
指讲话简略而又抓住重点。管辂(209-256年),字公明,平原(今山东平原)人。三国魏术士,精通《易》和占卜。一次,何晏邀请他谈论有关《易》的九个难题,并为其谈论折服。当时邓飏也在场,便问管辂:“都说
东汉.赵晔撰《吴越春秋》卷七《勾践入臣外传》载:吴灭越后,越王勾践入吴称臣。后吴王疾三月不愈,越王向谋臣范蠡求脱身之计,范蠡为便为越王谋划了“问疾尝粪”的韬晦之计。越王去问疾,“适遇吴王之便(指正碰上
同“蝮蛇螫手,壮士解腕”。《北史.隋长宁郡王俨传》:“〔俨〕上表求宿卫,辞情哀切,帝览之恻然。杨素进曰:‘伏愿圣心同于螫手,不宜留意。’”【词语螫手】 汉语大词典:螫手
喻指不很懂事的孩童。唐代李白《醉后赠从甥高镇》诗:“时清不及英豪人,三尺童儿唾廉蔺。”廉蔺:指战国时赵国的将相廉颇、蔺相如。亦作“三尺童子”或“三尺童蒙”。《宋史.胡铨传》:“夫三尺童子至无识也,指犬
同“水心剑”。唐张说《开元正历颂》:“一麾水心,群凶泥首。”【词语水心】 汉语大词典:水心
源见“李膺门”。喻指受名流接待。唐孟浩然《荆门上张丞相》诗:“坐登徐孺榻,频接李膺杯。”
同“攀龙附凤”。《周书.赫连达韩果等传论》:“若夫数将者,并攀翼云汉,底绩屯夷,虽运移年世,而名成终始,美矣哉!”【词语攀翼】 汉语大词典:攀翼
《易.系辞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后因以“参伍错综”谓交互错杂。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三:“二曜五纬,参伍错综。”【词语参伍错综】 成语:参伍错综汉语大词典:参伍错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