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顿开茅塞

顿开茅塞

茅,茅草;塞,堵塞。茅塞,比喻思路闭塞或愚昧不懂事。顿开茅塞,形容突然获得新的认识。孟子对他的学生高子说,山坡上那些野兽走过的地方,如果人们都在上面走便成了路。只要隔些日子不走,茅草就会将它堵塞。现在你的心也被茅草塞住了。

【出典】:

孟子·尽心》下:“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例句】: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38回:“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


见“茅塞顿开”。杨沫《青春之歌》:“只不过短短十多分钟的谈话,可是他好像使道静~似的,忽然知道了好多事情。”


【词语顿开茅塞】  成语:顿开茅塞汉语词典:顿开茅塞

猜你喜欢

  • 锦囊还矢

    源见“锦囊三矢”。指破敌复仇凯旋告捷。柳亚子有《十一月二十九日为邓择生先烈殉国南都十六周忌辰赋诗遥奠锦囊还矢仇头告庙之日知不逾明岁今朝矣》诗。【词语锦囊还矢】  成语:锦囊还矢汉语大词典:锦囊还矢

  • 作威作福

    本指国君专行赏罚,独揽威权。后则表示妄自尊大,滥用权势。武王克商后,请商朝遗臣箕子介绍治国思想。箕子介绍说,只有天子才有权给人以幸福,只有天子才可以给人以惩罚,只有天子才可以吃美好的饭食,而臣下没有权

  • 仙茎露

    同“金茎露”。宋 唐 珏《齐天乐.馀闲书院拟赋蝉》词:“蜕痕初染仙茎露,新声又移凉影。”

  • 集囊为殿帷

    《汉书.东方朔传》载:汉武帝时,天下侈靡趋末,百姓多离农亩,武帝问东方朔:“吾欲化民,岂有道乎?”朔对曰:“愿近述孝文皇帝之时,当时耆老皆闻见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衣弋绨,足履革舄,以韦带剑,莞蒲

  • 龙伯国人

    源见“龙伯钓鳌”。喻巨人。民意《告非难民生主义者》:“是又梁氏所谓犹以千百之僬侥国人,与一二之龙伯国人抗,蔑有济也。”

  • 日暮穷途

    参见[日暮途穷]。唐.钱起《七盘岭阻寇,闻李端公先到南楚》:“日暮穷途泪满襟,云天南望羡飞禽。”见“日暮途穷①”。唐·钱起《七盘岭阻寇》:“~泪满襟,云天南望羡飞禽。”【词语日暮穷途】  成语:日暮穷

  • 缄题报亲爱

    《许迈别传》:“迈好养生,遣妻归家。东游,采药于桐庐山。欲断谷,以山近人,不得专一,移入临安。自以无复返,乃改名远游,书与妇别。”(引自《艺文类聚》卷二九)晋名士许迈,好学道养生,后与家中诀别,修书与

  • 声气

    源见“同声相应”。本指声音气息。引申指朋友间共同的旨趣和爱好。《聊斋志异.素秋》:“公子倒屣而出,烛之,非他,乃周生,宛平之名士也,素以声气相善。”亦用于贬义,指官场中的交接往来。清陈康祺《郎潜纪闻》

  • 馀妙绕梁

    同“馀音绕梁”。南朝 梁萧统《七契》:“初音鱼踊,馀妙绕梁,何止田文慨慷,刘靖心伤而已哉!”【词语馀妙绕梁】  成语:馀妙绕梁

  • 故宫禾黍

    禾:粟。黍:黍子,子实去皮后叫黄米,比小米稍大,为古代重要的粮食作物。《诗.王风.黍离序》:“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史记.宋微子世家》:“其后箕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