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或吃喝玩乐、不干正经事的朋友。《红楼梦》第十回:“恼的是那狐朋狗友,搬弄是非,调三窝四。”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五:“老孙头冲着他脸说:‘谁推你当主任的?你们几个狐朋狗友,耗子爬
此典指郦食其(lìyìjì丽义基)游说齐王田广,使齐国七十余城一时归汉。后以此典比喻通过游说而立功勋。郦食其(?——前203年),秦、汉之际陈留高阳乡(今河南杞县)人。秦末农民战争时归刘邦,献计克陈留
衣指佛教僧尼的袈裟,钵指僧尼的食器。中国佛教禅宗的师徒传授便是以这两种物品为表征的,因此称为“衣钵相传”,后泛指师徒之间的继承关系。出自菩提达摩的事迹。菩提达摩(?-528或536年),相传为南天竺人
同“大匠运斤”。清蒲松龄《十二月代郑氏与许某启》:“自分沟中断梗,无劳大匠之斧斤;何意爨下朽株,竟辱达人之鉴赏。”
源见“王乔控鹤”。指仙人吹笙声。唐许敬宗《游清都观寻沈道士得清字》诗:“或命余杭酒,时听洛滨笙。”【词语洛滨笙】 汉语大词典:洛滨笙
参见:荷叶为帽
《南史.萧思话.附萧琛传》:“(琛)后为吴兴太守,郡有项羽庙,土人名为‘愤王’甚有灵验,遂於郡听事安床幕为神座,公私请祷。前后二千石皆於听拜祠,以轭下牛充祭而避居他室。琛至,著履登听事,闻室中有叱声,
汉桓宽《盐铁论.崇礼》:“南越以孔雀珥门户,昆山之旁以玉璞抵鸟鹊。”珥,插。抵,偿。南越地多孔雀,故以其羽毛插饰门户;昆山多玉,故以玉璞偿鸟鹊之值。后用以比喻不知轻重,得不偿失。北齐刘昼《新论.辩施》
同“黄雀报”。明汪廷讷《种玉记.赠玉》:“这玉绦环呵,似黄雀衔酬贵不休,从今后管愁城打破,永荷天庥。”【词语黄雀衔酬】 汉语大词典:黄雀衔酬
源见“三尸”。本指道家所称在人体内作祟的神怪。借指人之私欲邪念。宋范成大《不寐》诗:“彭尸不得去,罡骑无行色。主客两愁绪,虚室浪生白。”【词语彭尸】 汉语大词典:彭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