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孔颖达疏:“汤之盘铭者,汤沐浴之盘而刻铭为戒。必于沐浴之者,戒之甚也。”后因以“汤盘”谓自我警惕。唐李商隐《韩碑》诗:“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
《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隃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颜师古注:“隃,读曰遥。”听别人讲一百次,不如亲眼见一次。后以百闻不如一见指多闻没有亲见可靠。《慈禧太后演义》第三六回:“西太后
同“目无馀子”。刘泽湘《过西山辟支生墓》诗:“胸有千秋梦日边,目空馀子超尘表。”
同“激浊扬清”。唐李白《上留田行》:“高风缅邈,颓波激清。”宋范仲淹《南京府学生朱从道名述》:“公之旨也,岂徒正尔之名,盖将成尔之德,激清学校。”【词语激清】 汉语大词典:激清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叔尚适郑,鬷(zōng)蔑恶,欲观叔向,从使之收器者,而往,立於堂下,一言而善。叔向将饮酒,闻之曰:‘必鬷明也。’下执其手以上,……遂如故知。”郑国鬷蔑面貌丑陋,但是才能颇
源见“庖丁解牛”。比喻处理事务得心应手。晋孙绰《天台山赋》:“游览既周,体静心闲。害马已去,世事都捐。投刃皆虚,目牛无全。”唐李白《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所谓投刃而皆虚,为其政而则理成,去若始至,人
《孟子.告子上》:“欲贵者,人之同心也。”想富贵的人,有相同的看法。因以形容大家对某件事有共同的想法。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只要他也是个女孩儿,俗话说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若说照安公子这等人
同“驱石”。《西湖二集.马神仙骑龙升天》:“秦皇谩作驱山计,沧海茫茫转更深。”【词语驱山】 汉语大词典:驱山
同“执牛耳”。明张煌言《复卢牧舟同马若腾书》:“傥老祖台肯执耳齐盟,则元老临戎,军声克振。”【词语执耳】 汉语大词典:执耳
源见“天门八翼”。谓差一重即到九重高处。指高位。宋杨万里《宿放牛亭秦太师坟庵》诗:“天极八重心未死,台星三点折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