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雀儿参政

雀儿参政

此典为金哀宗时,参知政事合周行文将“而”写作“儿”事。合周,即完颜合周,是金宗室,一名永锡。金宣宗贞祐三年(1215年)任元帅左监军兼知真定府事。时蒙古军进军中都,合周奉命往援,溃逃而归,中都失守。金宣宗削除其官职爵位,受刑80杖。不久,重被起用。贞祐四年(1216年)任御史大夫,权尚书右丞,领兵赴陕西拒蒙古军。合周在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滞留数日后才到达京兆(今陕西西安),但此时蒙古军已到而合周又避兵不战,遂使潼关失守,蒙古军直抵汴京(今河南开封)城郊。合周按军法论罪应当斩首。皇族约百余人为他上书求情。宣宗说:“过去合周救中都,还没到达救援地就溃逃了,以至使宗庙山陵蒙辱。按他的罪过当斩,但我特别宽大处理,饶他一命,不久又让他复职。现在让他领兵镇守陕西,又犯了过去失援中都的错误,为国家大法所不容,我岂敢徇私呢?”于兴定元年(1217年),被免死除名。三年,重被起用。哀宗正大四年(1227年)奉使与蒙古议和。哀宗天兴元年(1232年)汴京被蒙古军包围,他以参知政事的身份建议朝廷在京城括粟,增收米税,可得百余万石,并与左丞李蹊总管这件事,对京城百姓大肆搜刮。合周好作诗,词语粗俗,常被人引为笑料。这次括粟,他又亲自起草榜文,其中有“雀无翅儿不飞,蛇无头儿不行”等语,将“而”写作“儿”,下面的属吏明知错了也不敢改动就张贴出去,京城的人就称合周为“雀儿参政”。以后常用此典形容那些身居高位而为庸才的人。

【出典】:

金史》卷114《斜卯爱实传附合周传》2516-2517页:“合周者一名永锡。贞祐中,为元帅左监军,失援中都,宣宗削除官爵,杖之八十。已而复用。四年,以御史大夫,权尚书右丞,总兵陕西。合周留渑(miǎn免)池(今河南渑池县西)数日,进及京兆(今陕西西安),而大兵已至。合周竟不出兵,遂失潼关。有司以敌至不出兵当斩,诸皇族百余人上章救之,上曰:‘向合周救中都,未至而军溃,使宗庙山陵失守,罪当诛,朕特宽贷以全其命。寻复重职,今镇陕西,所犯乃尔,国家大法岂敢私耶。,遂再夺爵,免死除名。至是,为参知政事。性好作诗词,语鄙俚,人采其语以为戏笑。因自草《括粟榜文》,有‘雀无翅儿不飞,蛇无头儿不行’等语,以‘而’作‘儿’,掾(yuàn院)史(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知之不敢易也。京城目之曰‘雀儿参政’。哀宗用而不悟,竟致败事”


主谓 比喻无才华的人参政当官。语出《金史·斜卯爱实传》“合周者,一名永锡,为参知政事。性好作诗,词语鄙俚,人采其语以为戏笑,因自草括栗榜文,有‘雀无翅儿不飞,蛇无头儿不行’等语,以而作儿,掾史知之,不改易也。京师目之曰‘雀儿参政’”。△贬义。用来讽刺附庸风雅的政客。


猜你喜欢

  • 鸿都买第

    《后汉书.崔寔传》:“灵帝时,开鸿都门榜卖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黄绶各有差。”《陈书.袁宪传》:“时生徒对策,多行贿赂,文豪请具束脩,君正曰:‘我岂能用钱为儿买第耶?’”后因以“鸿都买第”泛指买官行贿。清

  •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论语.阳货》:“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孔子说:“唯有最富有智慧的人和最愚昧的人,他们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后因用为上知下愚禀性难移之典。《汉书.文三王传.梁孝文传》:“立少失父母,孤弱处深宫

  • 吕太后的筵席

    《吕记.吕太后本纪》载:吕太后(吕雉,汉高祖刘邦皇后)为人刚毅狠毒。孝惠帝二年,刘邦之长庶男齐悼惠王刘肥入朝,宴饮于太后前。太后欲除之,令酌毒酒,阴谋鸩杀之,肥佯醉始得免。又《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载:

  • 商祈

    源见“汤祷桑林”。谓必应的仁君之祈。明李东阳《正德丙寅正月二日雪》诗:“却讶桑林才六事,也能招格应商祈。”【词语商祈】   汉语大词典:商祈

  • 高尚其事

    见〔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 杼柚困

    源见“杼柚其空”。谓财物耗空,陷入困境。《三国志.贺邵传》:“百姓罹杼柚之困,黎民罢无已之求,老幼饥寒,家户菜色。”

  • 隙中驹

    源见“白驹过隙”。喻指易逝的光阴。宋苏轼《行香子.述怀》词:“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词语隙中驹】   汉语大词典:隙中驹

  • 金枣

    《抱朴子》:“吴景帝时,戍将广陵发一大冢,似公主之冢,棺中死人两耳及鼻孔中皆有黄金如枣许大。”“金枣”,即大小如枣之黄金也。北周.庾信《周冠军公夫人乌石兰氏墓志铭》:“金枣长含,银蚕永送。”【词语金枣

  • 康衢谣

    《列子.仲尼》:“尧治天下五十年,不知天下治欤,不治欤?……尧乃微服游于康衢,闻儿童谣曰:‘立我蒸民,莫非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尧喜问曰:‘谁教尔为此言?’童儿曰:‘我闻之大夫。’问大夫,大夫曰

  • 鳏寡孤独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后因以“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独居无依靠的人。《新唐书.刘蕡传》:“鳏寡孤独不得存,老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