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金兰

金兰

源见“金兰之友”。指契合的友情。亦借结义兄弟或志趣相投的朋友。晋葛洪《抱朴子.交际》:“《易》美金兰,《诗》咏百朋。虽有兄弟,不如友生。”唐孟郊《春夜忆萧子真》诗:“况我有金兰,忽尔为胡。”明许自昌《水浒记.党援》:“为救金兰,奔走直如飞电,取道到忠义堂前。”


金兰”指结拜兄弟之辞。语出 《易·系辞》: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同心之言,其臭 ( xiù) 如兰。”

结拜兄弟为什么称 “金兰”呢?

金,喻坚贞; 兰,喻芳香。意指友情契合,交谊深厚。后即引申指结拜兄弟之辞。

旧时结拜兄弟时,需各序谱系,彼此交换为证,此谱即称为“金兰谱”或 “兰谱”。之所以如此之称,就在于是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而彼此的言语相投,思想感情一致,故其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芳香如兰花一般宜人。所以二人结拜为兄弟谓之 “金兰”,或曰 “义结金兰”。当然,结拜为姐妹或兄妹,亦可谓之 “金兰”或“义结金兰”,词义的范围扩大了。


【词语金兰】   汉语词典:金兰

猜你喜欢

  • 班草

    同“班荆”。《后汉书.陈留老父传》:“桓帝世,党锢事起,守外黄令陈留张升去官归乡里,道逢友人,共班草而言。”宋周邦彦《夜飞鹊.别情》词:“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词语班草】   汉语大词典

  • 旦夕之费

    每天的生活所需。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偏正 早晚饮食的费用。形容一天的正当耗费。《南史·

  • 邹子说九瀛

    《史记.孟子列传》附《邹衍传》:“邹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

  • 敬鬼神而远之

    敬重鬼神,但是离它远远的。 后常用以表示对某人表示尊敬,但不愿意接近。语出《论语.雍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礼记.表记》:“夏道尊命事鬼,敬鬼神而远之。”鲁迅《三闲集

  • 莫言家

    同“不言家”。唐卢纶《送刘判官赴丰州》诗:“策行须耻战,虏在莫言家。”

  • 秀才

    原义为称才之秀异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汉始为科目之称(后改称茂才);宋时凡应举者无不称“秀才”;明清称入府州县学生员为“秀才”。亦作书生的通称。【词语秀才

  • 魏公扫

    同“魏勃扫门”。唐孟浩然《襄阳公宅饮》诗:“座非陈子惊,门还魏公扫。”【词语魏公扫】   汉语大词典:魏公扫

  • 三车

    《妙法莲花经》卷三《譬喻品》:“长者告诸子,言羊车、鹿车、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佛教以牛车、羊车、鹿车称为三车,常以比喻大、中、小三乘。后因用为咏佛教理法之典。小三乘。后因用

  • 千亩业

    《史记.货殖列传》:“故曰陆地牧马二百蹄,……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千亩业,指有千亩漆或千亩桑麻或千亩竹的产业,汉代种一千亩这样的经济林或经济作物,其收入与千

  • 轮焉奂焉

    同“美轮美奂”。清 王紫诠《去学校积弊以兴人材论》:“崇台广榭,万户千力,轮焉奂焉,莫不备极工巧。”并列 形容高大而众多。语本《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 美哉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