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邹衍吹律

邹衍吹律

列子.汤问》:“微矣,子之弹也!虽师旷之清角,邹衍之吹律,亡以加之。”又汉刘向《别录》:“邹衍在燕,燕有谷,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邹衍居之,吹律而温气至,而黍生。今名黍谷。”律,音律,为阳声,传说可使地暖。后遂以“邹衍吹律”谓带来温暖与生机。清袁枚《行路难》诗:“屈子问天天漫漫,邹衍吹律律更寒。”


【典源】 《北堂书钞》 卷一一二引汉·刘向《别录》:“《方士传》 言,邹子在燕,燕有黍谷,地美天寒,不出五谷。邹子居之,吹律而温气至,今名黍谷地。”《论衡·寒温篇》:“燕有寒谷,不生五谷; 邹衍吹律,寒谷可种,燕人种黍其中,号曰黍谷。”

【今译】 传说燕国寒谷 (一名黍谷)一带,土地肥美而气候寒冷,庄稼不能生长。邹衍在那里住下来,吹奏律管,唤来暖气,使气候变得温和,燕人得以种黍收获,称为黍谷。

【释义】 后以此典指天气回暖; 或形容他人的关怀、温暖; 也用以咏笛、箫等。

【典形】 寒谷、鸣律、暖律、黍谷宁可吹、黍生春、燕谷暖、阴谷、邹律、邹生吹律、邹衍吹律、邹子噏温、黍谷长寒、暖气变寒谷、律通幽谷、邹衍律。

【示例】

〔寒谷〕 北周·庾信《奉报赵王惠酒》:“凤池还更暖,寒谷遂成暄。”

〔鸣律〕 南朝宋·颜延之 《秋胡诗》:“椅梧倾高凤,寒谷待鸣律。”

〔暖律〕 宋·吴文英《水龙吟》:“便急回暖律,天边海上,正春寒夜。”

〔黍谷宁可吹〕 南朝宋·鲍照《发长松遇雪》:“昆明岂不惨,黍谷宁可吹。”

〔黍生春〕 宋·黄庭坚《赠送张叔和》:“张侯温如邹子律,能令阴谷黍生春。”

〔燕谷暖〕 宋·舒雅《答内翰学士》:“和气忽飘燕谷暖,好风徐起谢庭春。”

〔阴谷〕 唐·骆宾王《上兖州张司马启》:“锡以吹嘘,暖燕郊之阴谷; 延之顾盼,焰汉圄之寒灰。”

〔邹律〕 唐·元稹《回风变节判》:“凉风徐动于郑秦,遽云失节; 寒谷倘移于邹律,何以加刑。”

〔邹生吹律〕 宋·范成大《再题白傅诗》:“列子御风犹有待,邹生吹律强生春。”

〔邹衍吹律〕 唐·白居易《礼部试策五道》:“至乃邹衍吹律而寒谷暖,鲁阳挥戈而暮景回。”

〔邹子噏温〕魏·阮籍《东平赋》:“是以伶伦游凤于昆仑之阳,邹子噏温于黍谷之阴。”


猜你喜欢

  • 餐毡使

    同“餐毡苏”。宋范成大《再赋五杂俎》诗之三:“不得已,餐毡使。”【词语餐毡使】   汉语大词典:餐毡使

  • 见善如不及

    看见善良的行为,好像怕赶不上似的努力追去。 表示勇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语出《论语.季氏》:“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唐.梁肃《代太常答苏端驳杨绾谥议》:“掌训浩,秉铨衡,处成均,贰宗伯

  • 星如雨

    《左传.庄公七年》:“星陨如雨”。宋吴自牧《梦粱录.元宵》:“诸营班院于法不得与夜游,各以竹竿出灯球于半空,远睹若飞星。”后遂用“星如雨”比喻元宵灯火之盛。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东风夜放花千树

  • 分溷茵

    源见“飘茵堕溷”。比喻人的好坏不同际遇。陈蜕《自题画梅》诗:“才见开花又落英,波迎风卷分溷茵。”

  • 进履情

    源见“圯桥进履”。谓屈己尊老以求教益的谦恭之情。清毛奇龄《送平骠骑出守东平》诗:“黄山尚有遗书在,东去宁无进履情。”

  • 峄阳桐

    同“峄阳孤桐”。唐李商隐《今月二日复五言四十韵诗献上》:“含霜太山竹,拂雾峄阳桐。”【词语峄阳桐】   汉语大词典:峄阳桐

  • 杨意荐

    源见“狗监推才”。指识人才的人荐引。清尤侗《别长安》诗之五:“作赋不待杨意荐,著书宁待所忠求。”

  • 骑竹儿童

    源见“竹马交迎”。泛指欢迎的人群。清李渔《风筝误.请兵》:“爱棠父老衰同我,骑竹儿童大似初。”

  • 坐上琴心

    源见“琴挑文君”。指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宋周邦彦《氐州第一》词:“坐上琴心,机中锦字,觉最萦怀抱。”偏正 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语本《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汉司马相如宴于临邛富人卓王孙家,时卓王孙

  • 庖西书

    庖(páo袍):厨房。指明代大臣解缙(jìn晋)感皇帝知遇之恩而上书一事。解缙(1369-1415年),字大绅,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进士。授中书庶吉士。上万言书,批评太祖政令屡改、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