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越俎代庖

越俎代庖

原指人各有专职,尽管他人不称职,也不必超越自己的职务范围而去代做。后则泛指越权办事或包办代替。尧要把天下让给许由。他说,日月已经升空,而仍然点燃火炬还有什么用呢?已经下了大雨,而仍然浇灌田地不是空劳一场吗?如果把您立为天下之主,天下就可以得到治理,而我却占着这个位子,我自己觉得不够资格,请让我把天下交给您吧!许由回答道,您治理天下,天下已经治理得不错了,而让我代替你,我是图着声名吗?声名,是由实体派生出来的,这不是不讲实事求是吗?小鸟栖于林中,只占一枝就已够了;老鼠到河边喝水,也不过喝饱肚子,君主啊!君主,离我远点吧!天下对我又有何用?做饭的人即使不做饭,尸祝也不会越过自己祭神的职责而去替他做饭吧!

【出典】:

庄子·逍遥游》:“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例句】:

北宋·王安石《临川集》80《上郎侍郎启》之一:“追惟旧闻,不越俎以代庖;盖言有守,未操刀而使割。”


并列 越,超越;俎,古代祭祀时摆牛羊等祭品的礼器;庖,庖丁,厨师。语出《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谓人各有专职,尽管他人不尽职,也不越自己的职务范围去代做。后因以“越俎代庖”比喻越权办事或包办代替。东方碧珠《她刚十九岁》:“今天,我不补习数学。~,替杨运海老师补习一下课文。”△原作贬义。用于指擅行别人的职权或做别人应做的事。→包办代替。也作“越俎代谋”、“代越庖俎”。


【词语越俎代庖】  成语:越俎代庖汉语词典:越俎代庖

猜你喜欢

  • 鲤鱼

    源见“鱼传尺素”。代称书信。唐元稹《贻蜀.张校书元夫》诗:“劝君便是酬君爱,莫比寻常赠鲤鱼。”亦借指传递书信者。唐孟浩然《送王大校书》诗:“尺书能不吝,时望鲤鱼传。”【词语鲤鱼】   汉语大词典:鲤鱼

  • 胡越一家

    原先居地相隔遥远的人,如今欢聚一堂;亦四海皆一家之意。《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七年》:“上皇命突厥颉利可汗起舞,又命南蛮酋长冯知戴咏诗。既而笑曰:‘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主谓 四面八方的人聚集在

  • 谋翼

    同“孙谋”。唐张九龄《故太仆卿上柱国华容县男王君墓志》:“绪业未永,德音罔违。贻厥谋翼,俾其翰飞。”【词语谋翼】   汉语大词典:谋翼

  • 倚门傍户

    源见“傍人门户”。谓依傍或因袭他人。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凡例》:“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也。”并列 依傍别的集团派别或因袭他人。明·黄宗羲《明儒

  • 槐中蚁

    同“槐根蚁”。宋刘克庄《念奴娇》词:“似瓮中蛇,似蕉中鹿,又似槐中蚁。”

  • 牧羊金华

    源见“叱石为羊”。指入山学道成仙。宋黄庭坚《赠别李端叔》诗:“牧羊金华道,载酒太玄宅。”

  • 人至察则无徒

    喻人过于苛察,则不能容人。《汉书.东方朔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 纸上谈兵

    此典指赵括只能在纸面上夸夸其谈用兵打仗的空洞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后以此典比喻只知死啃书本,夸夸其谈,而不切合实际;也比喻只会空谈理论而不能成为现实。战国末期,赵国名将赵奢有个儿子叫赵括。赵括从年轻

  • 方舆

    源见“舆地”。旧说谓天圆地方,因以“方舆”指大地。晋束皙《补亡诗》之五:“漫漫方舆,回回洪覆。”也指国土。《明史.外国传五》:“别有占夺方舆之奏,微及父卒事。”【词语方舆】   汉语大词典:方舆

  • 鼓盆

    《庄子.至乐》:“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成玄英疏:“盆,瓦缶也。庄子知生死之不二,达哀乐之为一,是以妻亡不哭,鼓盆而歌。”后用以指丧妻。明顾大典《青衫记.元白揣摩》:“壮岁鼓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