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贵不召骄

贵不召骄

同“贵不期骄”。唐杜牧《岐阳公主墓志铭》:“贵不召骄,富不期侈,是此四者,倏相首尾。”


见“贵不期骄”。唐·杜牧《岐阳公主墓志铭》:“~,富不期侈,是此四者,倏相首尾。”


【词语贵不召骄】  成语:贵不召骄汉语词典:贵不召骄

猜你喜欢

  • 终温且惠

    终:既。惠:和顺。 既温柔又和顺。 形容女子性情好。语出《诗.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晋书.后妃传.左贵嫔》:“终温且惠,帝妹是亲,经纬六宫,罔不弥纶。”唐.张说《唐西台舍人赠泗州

  • 挽须

    唐.杜甫《北征》:“生还对童稚,似欲忘饥渴。问事竞挽须,谁能即嗔喝。”挽须,拉扯胡须,写孩童天真之举。因用为天伦之乐之典。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二《定拆号日喜而有作》:“挽须预想诸儿喜,倒指犹为五日留

  • 天不言而四时行,百物生

    四时:春、夏、秋、冬。 天不说话而四季照常运行,万物照常生长。 比喻为政不在多言。语出《论语.阳货》:“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后多引作〔天不言而四时行,百物生〕。《汉书.王吉传

  • 金作赎刑

    金:黄金。 古代犯人误犯刑律,允许出金赎罪。语出《书.舜典》:“金作赎刑。”孔安国传:“金,黄金。误而入刑,出金以赎罪。”汉.王符《潜夫论.述赦》:“金作赎刑,赦作宥罪,皆谓良人吉士,时有过误,不幸

  • 什袭珍藏

    源见“燕石妄珍”。谓妥善而郑重地收藏珍贵物品。什,十。宋张守《跋〈唐千文帖〉》:“此书无一字刓缺,当与夏璜赵璧,什袭珍藏。”见“什袭而藏”。《东周列国志》96回:“此真和氏之璧也……今日无意中落于君手

  • 萧史

    源见“乘鸾”。传说中春秋时仙人。亦借指夫婿或情郎。晋葛洪《抱朴子.对俗》:“是以萧史偕翔凤以凌虚,琴高乘朱鲤于深渊,斯其验也。”清黄遵宪《游箱根》诗:“洪崖揖浮丘,萧史媚弄玉。”【词语萧史】   汉语

  • 传言失指,图景失形

    指:意思、意图。景:古“影”字。 语言在传播过程中失去了原意,身影经过描画以后也改变了原形。 表示事物经过转手,容易失实。语出《孟子外书.孝经篇》:“传言失指,图景失形,言治者尚覈实。”汉.应劭《

  • 荆识

    源见“识荆”。表示与人相识的敬辞。明沈鲸《双珠记.风鉴通神》:“三位俱大贵人也,素未荆识,此来必有见谕。”【词语荆识】   汉语大词典:荆识

  • 草间偷活

    见“草间求活”。

  • 钧天张乐

    同“钧天广乐”。元陈基《题赵魏公墨竹》诗:“钧天张乐如洞庭,十二参差鸾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