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贤良方正

贤良方正

意为有德有才、端平正直之人。此典指汉文帝刘恒征求贤良方正,询访政治得失。后以此典作为选拔有德有才文墨之士的美称。公元前108年,刘恒由代王被迎立为汉文帝后,他励精图治,进行一系列改革和创新,很有作为。汉文帝前二年(前178年),汉文帝说:“各地接到我的诏令后,大家都思想我之过失,以及我所知、所见、所思的不足之处,要求大家告诉我。并推荐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的人,来补正我的不足。”此典又作“方正贤良文学”。

【出典】:

史记》卷10《孝文本纪》422页上曰:“令至,其悉思朕(zhèn镇,自秦始皇起专用皇帝自称)之过失,及知、见、思之所不及,丐(乞求)以告朕。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帮助)朕之不逮(dài待,不及)。”又《史记》卷12《孝武本纪》(452页)载有“贤良”、“文学”。又《史记》卷30《平准书》(1424页)载有“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

【例句】:

唐·陆贽《唐德宗神武皇帝奉天改年大赦》:“诸色人中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及博通坟典,达于教化,并识洞韬略,堪任将帅者,委常参官及所在长吏闻荐。” 明·无名氏《拔宅飞升》头折:“本处官吏,以贤良方正,举小官入朝,加为旌阳县令。” 清·李汝珍《镜花缘》23回:“门首都竖着金字匾额,也有写着‘贤良方正’的,也有写着‘孝悌力田’的。”


并列 汉文帝二年,科举名目开始设贤良方正科。唐宋沿用。有德行、有才能的人皆可充选。又称贤良或贤良文学。《汉书·文帝纪》:“及举~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三国志·刘二牧传》:“居阳城山,积学教授,举~。”△褒义。多喻好人。也作“方正贤良”。


【词语贤良方正】  成语:贤良方正汉语词典:贤良方正

猜你喜欢

  • 皮里春秋

    《晋书.褚裒传》:“裒少有简贵之风……谯国桓彝见而目之曰:‘季野有皮里春秋。’言其外无臧否,而内有所褒贬也。”《春秋》,相传孔子所修,意含褒贬。后因以“皮里春秋”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评论。《红楼梦》三

  • 乘槎霄汉

    源见“乘槎”。喻入朝做官。宋张孝祥《踏莎行.为朱漕寿》词:“趁此秋风,乘槎霄汉。看看黄纸书来唤。”

  • 焚膏

    同“焚膏继晷”。清钮琇《觚賸.自怡编序》:“焚膏检较《涑水》、《通鉴》。”【词语焚膏】   汉语大词典:焚膏

  • 铎以声自毁

    《淮南子.缪称训》:“铎以声自毁,膏烛以明自铄。”铎( ㄉㄨㄛˊ duó 夺):古代乐器,是大铃的一种。铎摇动能发声而又正毁于这声响中。主谓 铎,大铃。比喻因自己的才能而招来祸患。《淮南子·缪称训

  • 商岩有梦

    同“商岩吉梦”。宋张孝祥《西江月》词:“清尊今夜偶然同,早晚商岩有梦。”

  • 中流誓

    源见“中流击楫”。指收复失地的誓言。宋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词:“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 卫玠车

    同“卫玠羊车”。唐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 识途老马

    源见“老马识途”。喻对某种事情熟悉有经验能为先导者。《儿女英雄传》十八回:“你但有志读书,我自信为‘识途老马’。”见“老马识途”。《儿女英雄传》18回:“你但有志读书,我自信为~。”【词语识途老马】

  • 布衣之交

    布衣:平民。古代平民只穿麻布、葛布,因称平民为布衣。后以此典指不以权位欺人,应平等交往。此典指蔺(lìn吝)相如对秦昭王说:平民之间交往不欺骗。蔺相如,赵国(都邯郸,今河北邯郸西南)人,初为宦官缪(m

  • 捧弓号

    源见“乘龙出鼎湖”。哀悼帝王去世。唐刘禹锡《浙西李大夫示述梦》诗:“仙成脱屣去,臣恋捧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