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覆酱烧薪

覆酱烧薪

覆,遮盖。酱,指装酱的小瓮。薪,柴禾。是说著作无价值,只可盖酱做柴;后也用作评论自己著作的谦词。“覆酱”原是汉刘歆的话,他看了杨雄的《太玄》、《法言》后,对雄说:“你白苦了。如今学者只知追求利禄,《易》还不能读明白,况《玄》呢?恐怕后人会用这书盖酱瓿(bù不,小瓮)啦!”“烧薪”是北魏陈奇的话。陈奇,字脩奇,河北(今山西芮城)人,家贫少孤,却聪慧早熟,博通典籍,而且性气刚直,卓然不群,常非议马融(汉经学家)、郑玄(马融门下)解经欠妥,并亲注《论语》、《孝经》。后来秘书监游雅闻奇才名将奇引入秘省,要授奇官职,但当与奇讨论《诗经》、《尚书》等典籍时,雅赞马、郑,奇却不苟从,甚至反驳雅,雅恼怒了,当众辱奇,斥为小人。后来帝准许雅让奇备补秘书,雅竟不予叙用。奇冗散数年后,咸阳公高允欣赏奇博识非凡,劝雅说:“你是朝中有声望的大臣,何必和一儒生为文牍章句起争辩呢!”雅却责怪允说:“您怎么与小人为党呢!”竟把奇注的《论语》、《孝经》焚烧一尽。奇讽刺他说:“公是贵人,不缺樵薪,何至于烧我的《论语》。”

【出典】:

魏书》卷84《陈奇传》1847页:“奇冗散数年,高允与奇仇温古籍,嘉其远致,称奇通识,非凡学所窥。允微劝雅曰:‘君朝望具瞻,何为与野儒辨简牍章句?,雅谓允有私于奇,曰:‘君宁党小人也!’乃取奇所注《论语》、《孝经》焚于坑内。奇曰:‘公贵人,不乏樵薪,何乃燃奇《论语》?’雅愈怒,因告京师后生不听传授。而奇无降志,亦评雅之失。”

【例句】:

清·袁枚《与汪可舟》:“悠悠人世,本少知音,骏骨牵盐、玄文覆酱……未遇真知风雅之人故也。” 清·阳兆鲲《戏作》:“玄文覆瓿千行泪,〈论语〉烧薪半缕细。” 清·康有为《与菽园论诗》:“吟风弄月各自得,覆酱烧薪空尔悲。”


其他 形容著作没有价值或不被重视。康有为《与菽园论诗》诗:“吟风弄月各自得,~空尔悲。”△多用于著作方面。


【词语覆酱烧薪】  成语:覆酱烧薪汉语词典:覆酱烧薪

猜你喜欢

  • 鹢退

    源见“六鹢风”。指遇风而退。清袁枚《净慈寺回舟湖中风雨暴作》诗:“小舟如鹢退,高浪比人长。”【词语鹢退】   汉语大词典:鹢退

  • 众毁铄黄金

    源见“众口铄金”。喻众多的毁谤可以害人。唐孟郊《连州吟》:“孤怀吐明月,众毁铄黄金。”

  • 刘翊饷车

    参见:饷车

  • 收骏骨

    同“市骏骨”。宋辛弃疾《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前韵》词:“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

  • 金谷香销

    源见“金谷堕楼人”。指美人死亡。亦借以咏叹落花。元郝经《落花》诗:“玉阑烟冷空千树,金谷香销漫一尊。”

  • 铜街

    源见“铜驼陌”。指铜驼街。借指繁华游乐之区。南朝 梁沈约《丽人赋》:“狭斜才女,铜街丽人。”唐武平一《饯唐永昌》诗:“寄谢铜街攀柳日,无忘粉署握兰时。”【词语铜街】   汉语大词典:铜街

  • 昆吾

    《山海经.中山经》:“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铜。”郭璞注:“此山出名铜,色赤如火,以之作刃,切玉如割泥也。”后以“昆吾”指用昆吾石冶炼制作的宝刀宝剑。唐崔融《咏宝剑》诗:“宝剑出昆吾,龟龙夹彩

  • 饕餮之徒

    饕餮(tāo,tiè),古代传说中一种贪食的恶兽。饕餮之徒,比喻贪于饮食或贪婪凶恶的人。公元前609年,莒纪公的太子仆杀莒纪公并带着莒国国宝投奔鲁国。鲁宣公命令给他采邑而执政大夫季文子不但不执行,反而

  • 握拳透掌

    紧握拳头,指甲穿透手掌,极言愤恨之深。卞壶(281-328年),字望之,济阴冤句(今山东省曹县西北)人。少有名声,司马睿镇建邺(今江苏南京市)时,召为从事中郎,甚见亲爱。晋明帝司马绍时,累迁尚书令,和

  • 指雁为羹

    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终身无,簸箕星,指云中,雁作羹。”“指雁为羹”,是指用天上的大雁去做羹汤,相去遥远,不切实际。用以比喻用不切实际的想法自慰。《雍熙乐府.醉花阴.赶苏卿套》:“当初指雁为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