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褒姒惑周

褒姒惑周

褒姒(Bāo Sì包四):褒国姓姒的女人,周幽王宠立为王后,遂失信于诸侯,而导致自己败死。比喻帝王荒淫无道,迷恋女色而祸国害己。周幽王(?——前771年)宠爱褒国进献的姒女,废申后,继立褒姒为王后。褒姒不喜爱笑,周幽王想尽办法让她笑,褒姒仍旧不笑。周幽王原来准备有烽燧和大鼓,是准备有外敌入侵点燃烽火报警用的。周幽王点燃了烽火,各地诸侯都起兵来救援,来到却不见有外侵敌寇,诸侯们失望,褒姒见诸侯们忙乱混杂,却大笑起来,周幽王很高兴,以后几次点燃烽火,为褒姒发笑。这样逐渐失信于诸侯,他们再也不来上当了。后来,西方外族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急燃烽火召各地诸侯来救,但都怕上当,谁也不来了。犬戎在骊山(今陕西临潼东南)下将周幽王杀死,褒姒也被俘虏,并把周王室及民间财物抢掠走。此典又作“伪烽”、“褒女笑”、“举烽”、“周惑褒姒”、“烽火戏诸侯”、“举火取笑”。

【出典】:

史记》卷4《周本纪》147、148、149页:“幽王嬖(bì毕,宠爱)爱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燧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yuè越,通“悦”,高兴)之,为数举烽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

【例句】:

晋·潘岳《西征赋》:“举伪烽以沮众,淫嬖褒以纵慝。” 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妲己灭纣,褒女惑周。天维荡覆,职此之由。” 唐·李商隐《华清宫》:“未免被他褒女笑,只教天子暂蒙尘。” 宋·苏轼《骊山三绝句》之二:“几变雕墙几变灰,举烽指鹿事悠哉。” 宋·汪元量《余将南归燕赵》:“周惑褒姒烽火起,纣惑妲己贤人死。” 元·郑廷玉《楚昭王疏者下船》:“俺不曾创盖摘星楼,又不曾烽火戏诸侯。” 元·白朴《梧桐雨》:“须不似周褒姒举火取笑,纣妲己敲胫觑人。”


猜你喜欢

  • 钧天九奏

    同“钧天广乐”。宋杨万里《德寿宫庆寿口号》之五:“苍颜华发鹓行里,也听钧天九奏声。”

  • 催租败兴

    同“催租断句”。清端木埰《绿意.十汊海观荷醵饮》词:“何物催租败兴,恨无牡蘜火,噤尽蛙蝈。”

  • 呕心滴血

    同“呕心”。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与杜甫在诗歌上的交往》:“请读韩愈为他的诗友孟郊所作的《贞曜先生墓志铭》吧。他形容孟郊的苦吟竟至使用上‘刿目鉥心’、‘搯擢胃肾’的辞句。这也就是后人所说的‘呕心滴血

  • 沧海扬尘

    同“沧海桑田”。柳亚子《二月四日为仙霏三十二岁初度之期》诗:“难忘往事十年前,沧海扬尘几变迁。”主谓 沧海扬起尘土,即沧海也变成陆地。比喻时世变迁很快、很大。语本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谓王方

  • 四壁

    同“四壁空”。宋陈师道《答张文潜》诗:“我贫无一锥,所向皆四壁。”【词语四壁】   汉语大词典:四壁

  • 戮仆

    《左传.襄公三年》:“晋侯之弟扬干乱其行于曲梁,魏绛戮其仆。”春秋时,晋侯之弟扬干在鸡泽会盟时,带兵无方,乱了兵车之军容行阵,时魏绛为中军司马杀了扬干的御车夫,表示对他的惩做。后因用为严肃法纪的典故。

  • 鱼鲁

    同“鲁鱼亥豕”。南朝梁元帝《玄览赋》:“先铅擿于鱼鲁,乃纷定于陶阴。”明 盛杲《〈齐东野语〉后序》:“传写既久,鱼鲁滋多。”【词语鱼鲁】   汉语大词典:鱼鲁

  • 芙蓉城

    宋欧阳修《六一诗话》:“曼卿卒后,其故人有见之者,云:恍惚如梦中,(石曼卿)言:‘我今为鬼仙也,所主芙蓉城。’欲呼故人往游,不得,忿然骑一素驴去如飞。”后因以“芙蓉城”为传说中的仙境,常用为悼念亡友的

  • 一世之雄

    世:时代。雄:豪杰。指一代中最杰出的英雄人物。刘裕(事迹见“龙行虎步”条)。初为东晋将领,战功卓著。桓玄称帝,刘裕率兵讨伐。桓玄非常恐惧,束手无策。他左右的人对他说,刘裕现在兵力很少,怎会打败我们,陛

  • 日远长安

    同“日近长安远”。唐骆宾王《上廉察使启》:“既而日远长安,出蓬门而西笑;云飘吴会,遥松浦以南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