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舜舞干戚

舜舞干戚

《书.大禹谟》:“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干羽,古代舞者所执的舞具,文舞执羽,武舞执干。干羽,亦作“干戚”。后因以“舜舞干戚”喻以德化仁义服人。北周庾信有《舜舞干戚赞》。


【典源】 《韩非子·五蠹》:“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 ’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淮南子·齐俗训》:“当舜之时,有苗不服,于是舜修政偃兵,执干戚而舞之。”

【今译】 古代虞舜时,南方的有苗氏不服其管辖,禹请求率兵征伐,舜不许,说:“在上的德行不厚而靠武力去征服,不是治国之道。”于是大力实行教化,自己拿着盾和斧舞蹈,有苗氏闻知乃服。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以德化仁义服人。

【典形】 干戚之舞、舜舞干羽、舞干戚、舞戚、舞朱干、朱干独舞、干羽怀远,舞阶干羽。

【示例】

〔干戚之舞〕 唐·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诗序》:“动干戚之舞,兴斧钺之诛,乃贡九牧之金,始颁五瑞之玉。”

〔舜舞干羽〕 元·揭傒斯《靖州广德书院记》:“故三苗负固,舜舞干羽而来格。”

〔舞干戚〕 唐·李白《古风》 之三十四:“如何舞干戚,一使有苗平?”

〔舞戚〕 唐·骆宾王《兵部奏姚州破贼露布》:“不知玉弩垂芒,凶水无九婴之疹; 瑶阶舞戚,洞庭有三苗之墟。”

〔舞朱干〕 宋·梅尧臣《依韵和王平甫》:“后生喜成功,往往舞朱干。”

〔朱干独舞〕 北周·庾信《舜舞干戚赞》:“先齐七政,更服三危。朱干独舞,玉戚空麾。”


猜你喜欢

  • 馀勇

    源见“馀勇可贾”。指勇气过人的勇士。唐骆宾王《军中行路难》诗之二:“天子按剑征馀勇,将军受脤事横行。”

  • 卞肆

    源见“和氏之璧”。指鉴别、陈列宝玉的地方。唐李峤《上高长史述和诗启》:“登卞肆而论宝,入夔门而抚节。”

  • 登山小鲁

    《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鲁:周朝国名,在今山东省境内。登山小鲁,指登高望远而以足下之处为小。后以“登山小鲁”喻指学问既高便能融会贯通,眼光远大。唐.岑文本《京师至德观法

  • 洛书

    源见“河图洛书”。儒家关于《尚书.洪范》“九畴”创作过程的传说。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若乃河图孕乎八卦,洛书韫乎《九畴》,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牒之华,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词语洛书】 

  • 庾翼家鸡

    源见“家鸡野雉”。指东晋庾翼的书法技艺。清陈维崧《宝鼎现.题定武兰亭初拓》词:“谁第一,是右军逸少,庾翼家鸡难比。”

  • 苏耽

    晋葛洪《神仙传.苏仙公》载:苏耽,又称苏仙公,桂阳人,汉文帝时得道。相传耽飞升前留母一柜子,说是扣之可得日常所需。后其母开柜看看,从中飞出两只白鹤,此后扣柜就不再灵验了。三百年后,有只白鹤停在郡城东北

  • 时习

    《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后因以“时习”谓经常温习。唐白居易《省试性习相远近赋》:“是以君子稽古于时习之初,辩惑于成性之所。”【词语时习】   汉语大词典:时习

  • 清水无大鱼

    《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又汉东方朔《答客难》:“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后以“清水无大鱼”谓待人处事不能求全责备。晋袁宏《

  • 赤鯶

    同“赤鯶公”。明谢肃《淄川濯缨》诗:“安得赤鯶骑,仙洲拾兰茝。”【词语赤鯶】   汉语大词典:赤鯶

  • 三偷

    源见“方朔偷桃”。用方朔三偷仙桃事,以表示祝贺寿辰。清李渔《补祝熊元献初度》诗:“初献蟠桃犹未熟,三偷妙在得来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