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舌在

舌在

史记.张仪列传》:“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持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战国时纵横家张仪游说诸侯,虽在楚遭受苦楚,但意志却十分坚强。他认为只要三寸舌在,就一定能实现立业的抱负。后因用作咏仕途受挫而其志犹存的典故。

唐.李白《赠崔侍郎》诗:“笑吐张仪舌,愁为庄舃吟。”又《赠范金卿二首》其一:“只应自索漠,留舌示山妻。”


猜你喜欢

  • 一场春梦

    唐.卢延让《哭李郢端公》诗:“诗侣酒徒销散尽,一场春梦越王域。”又宋.赵令畤《侯鲭录》卷七:“东坡老人(苏轼)在昌化,尝负大瓢,行歌于田间。有老妇年七十,谓坡云:‘内翰昔日富贵,一场春梦。’坡然之。里

  • 枳棘鹤

    参见:枳棘栖凤

  • 杜邮剑

    源见“杜邮之戮”。指赐死之剑。金 梁?《留题长平驿》诗:“快心千载杜邮剑,人所诛耶鬼所诛?”【词语杜邮剑】   汉语大词典:杜邮剑

  • 言纳

    同“言讷”。汉 严遵《道德指归论.天下谓我》:“容疏言纳,貌朴而鄙。”【词语言纳】   汉语大词典:言纳

  • 吹垢索瘢

    同“吹毛求疵”。清叶廷琯《吹网录.亭林年谱有沿误处》:“石州此谱为二百年来仅有之作,余非敢吹垢索瘢,正以其大体既醇,更愿为去微瑕以归粹美耳。”并列 吹毛求疵。清·叶廷琯《吹网录·亭林年谱有沿误处》:“

  • 醇儒

    旧指学识精粹的儒者。《汉书.贾山传》:“贾山,颍川人也。祖父祛故魏王时博士弟子也。山受学祛,所言涉猎书记,不能为醇儒。”颜师古注:“言历览之不专精也。醇者,不杂也。”【词语醇儒】   汉语大词典:醇儒

  • 画狱牢

    同“画地为牢”。清孔尚任《桃花扇.归山》:“俺正要省约法,画狱牢;那知他铸刑书,加炮烙。”【词语画狱牢】   汉语大词典:画狱牢

  • 清泾浊渭

    周代《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止,宴尔新昏,不我屑以。”泾与渭均为水名,在今陕西省。泾水清,妇以自比其操守之洁;渭水浊,以比夫君以浊乱之事诬蔑于妻。上面截录的是本诗第三章的前四句。第三章

  • 万斛泉源

    斛:古代以十斗为一斛。万斛:极言泉源的丰富,也用来形容文思的汹涌不竭。宋代苏轼《文说》:“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

  • 苏模棱

    源见“模棱两可”。泛指遇事不置可否、处世圆滑的官员。清赵翼《读史》诗之十四:“荐一苏模棱,庸庸但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