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臣叔不痴

臣叔不痴

晋书.王湛传》:“王湛字处冲,……初有隐德,人莫能知,兄弟宗族皆以为痴,其父昶独异。……兄子济轻之,……济尝诣湛,见床头有《周易》,问曰:‘叔父何用此为?’湛曰:‘体中不佳时,脱(注:或许)复看耳。’济请言之。湛因剖析玄理,微妙有奇趣,皆济所未闻也。济才气抗迈,于湛略无子姪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栗然,心形俱肃。遂留连弥日累夜,自视缺然,乃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之罪也。’……济有从马绝难乘,济问湛曰:‘叔颇好骑不?’湛曰:‘亦好之。’因骑此马,姿容既妙,回策如縈,善骑者无以过之。又济所乘马,甚爱之,湛曰:‘此马虽快,然力薄不堪苦行。近见督邮马当胜,但刍秣不至耳。’济试养之,而与己马等。湛又曰:‘此马任重方知之,平路无以别也。’于是当蚁封内试之,济马果踬,而督邮马如常。济益叹异,还白其父,曰:‘济始得一叔,乃济以上人也。’武帝亦以湛为痴,每见济,辄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济常无以答。及是(注,指经过问周易与相马事)帝又问如初,济曰:‘臣叔殊不痴。’因称其美。”

王湛雅抱隐德,人莫能知,遂负痴名。及王济经过听其讲《易》与相马之后,才发现叔父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故说“臣督不痴”,并称道他的才能。后因用为褒或贬叔父之典。

明.萧良有《龙文鞭影》卷一:“周兄无慧(晋悼公名周,鲁成公十八年春正月,栾书、中行偃使程滑弑悼公而立周为君。周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济叔不痴。”唐.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诗:“仆御嫌夫懦(参见“晏御扬扬”),孩童笑叔痴。”


猜你喜欢

  • 秣陵尉

    晋.干宝《搜神记》卷五:“蒋子文者,广陵人也。嗜酒好色,挑达元度……汉末为秣陵尉,逐贼至钟山下,贼击伤额,因解绶缚之,有顷遂死。”汉末有蒋子文,传说死后为土地神,立庙于钟山。生前他曾任秣陵县尉。后遂用

  • 涂鸦

    唐卢仝《示添丁》诗:“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后遂用“涂鸦”比喻书画或文字幼稚拙劣。多用作谦词。明 管时敏《墨窗为越人赵㧑谦赋》:“我嗟涂鸦手如棘,屡欲从君问奇画。”《聊斋志异.娇娜》:“小

  • 杨得意荐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蜀人杨得意担任主管猎狗的职务,时常在皇帝

  • 咏五君

    源见“五君咏”。谓歌颂高尚之士。清王士禛《为幼华题五子论文图》诗:“不是颜光禄,谁当咏五君?”

  • 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

    见〔人无害虎心,虎无伤人意〕。其他 人没有伤害老虎的心,但老虎却有伤害人的意。比喻防人之心不能没有。元·无名氏《连环计》4折:“你有心,他无意。~。”△多指社会的复杂情况。→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

  • 吹笙鹤

    源见“王乔控鹤”。指仙鹤。清顾贞观《水龙吟.夕佳楼》词之三:“羡君身仙骨,乘风归去,试招取,吹笙鹤。”

  • 雪夜微行

    此典为赵匡胤微服访功臣事。微行:便装出行。赵普(922-992年)字则平,幽州蓟县(今北京大兴县西南)人,后迁河南洛阳。后周时为赵匡胤幕僚,任掌书记。策划陈桥兵变,为宋朝开国功臣,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

  • 文若比子房

    《后汉书.荀彧传》:“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南阳何颙名知人,见彧而异之,曰:‘王佐才也。’”“彧比至冀州,……绍待彧以上宾之礼。……初平二年,乃去绍从操。操与语大悦,曰:‘吾子房也。’以为奋武司

  • 雨窟云巢

    源见“巫山云雨”。指男女欢会之所。清洪昇《长生殿.絮阁》:“外人不知呵,都只说?君王是我这庸姿劣貌,那知道恋欢娱,别有个雨窟云巢。”并列 云、雨,喻男女欢爱。指男女幽会场所。清·洪昇《长生殿·絮阁》:

  • 口碑

    源见“有口皆碑”。喻指众人口头的颂扬。清赵翼《喜晤嵇兰谷话旧》诗:“往事俄成泥爪幻,均徭犹颂口碑长。”《官场现形记》十八回:“绅士、商人于统领的口碑都有限。”亦指人们的议论或口头评价。《说岳全传》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