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胥涛

胥涛

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吴王闻子胥之怨恨也,乃使人赐属镂之剑。……子胥伏剑而死,吴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鸱夷之器,投之于江中。……子胥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

伍子胥因忠谏含冤而死,尸投江中,化为涛神,随钱塘潮往来,朝暮乘潮,以观吴国之败亡。后因用为咏狂潮,或比喻心潮,又以咏忠烈报仇之心,又以“灵胥”、“伍胥神”指涛神。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七《和范待制秋兴》诗之三:“万里客魂迷楚峡,五更归梦隔胥涛。”清.黄景仁《言怀》诗:“静里风怀玄度月(晋许询字玄度),愁边心血子胥潮。”唐.元稹《相忆泪》诗:“会向伍员潮上见,气充顽石报心仇。”宋.陆游《乙丑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戏成绝句》:“千年未息灵胥怒,卷地潮声到枕边。”又《秋望》诗:“野火已亡秦相篆,江涛犹托伍胥神。”


【词语胥涛】   汉语词典:胥涛

猜你喜欢

  • 坚瓠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齐有居士田仲者,宋人屈谷见之,曰:‘谷闻先生之义,不恃仰人而食。今谷有树瓠之道,坚如石,厚而无窍,献之。’仲曰:‘夫瓠所贵者,谓其可以盛也。今厚而无窍,则不可剖以盛物,而任重

  • 双鹅飞洛阳

    同“苍鹅出地”。唐李白《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诗:“双鹅飞洛阳,五马渡江徼。”

  • 俱收并蓄

    亦作“兼收并蓄”。指不分好坏,一律收罗存蓄。唐代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玉札:一名玉屑,又名琼浆。丹砂:朱砂。赤箭:天麻。青芝:青

  • 斗酒百篇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斗酒百篇,指喝一斗酒,能作上百篇诗歌,形容人才思敏捷。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房师孙端人先生,文章淹雅,而性嗜酒。醉后所作,

  • 射虎中石

    指李广射虎除害心切,勇力异常。后以此典形容勇将武艺精湛,气概豪迈;或比喻精诚所致,金石可开。李广出外打猎,看到草丛中石头,以为是老虎而发箭射去,把箭头射进石头里,走近一看,是块石头。接着又连射几箭,却

  • 虎啸风生

    同“虎啸”。《北史.张定和传论》:“虎啸风生,龙腾云起,英贤奋发,亦各因时。”并列 比喻英雄顺应时代潮流奋起。《北史·张定和传论》:“~,龙腾云起,英贤奋发,变各因时。”△褒义。多用于形容英雄人物的出

  • 栽者培之,倾者覆之

    栽:种植。培:在植物根株上加土。倾:倾危。覆:推翻。 可以栽培的就加以栽培,已经倾危的就把它推倒。 意谓要扶优汰劣,根据事物的不同情况,采取断然的措施。语出《礼记.中庸》:“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

  • 割袖分桃

    同“断袖分桃”。明袁宏道《散木方鳏誓不娶》:“割袖分桃听忏悔,辟将黄叶止儿啼。”

  • 相门有相

    《史记.孟尝君列传》:“文(田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谓宰相人家的后代会出宰相。亦泛指名门必出佳子弟。《南史.王训传》:“十六召见德文殿,应对爽彻。上目送久之,谓朱异曰:‘可谓相门有相。’”主

  • 三冬学

    源见“三冬足文史”。谓勤奋读书。唐刘禹锡《酬乐天偶题酒瓮》:“三冬学任胸中有,万户侯须骨上来。”唐罗隐《投浙东王大夫二十韵》:“自愧三冬学,来窥数仞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