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肝胆涂地

肝胆涂地

指蒯通对韩信说:楚、汉战争,使天下无罪之人肝胆涂抹在地上,死得很惨。后以此典比喻竭尽忠诚,不惜牺牲一切。蒯通,即蒯彻,范阳(今河北定兴南固城镇)人。陈胜起义后,派武臣进取赵地,蒯通说服范阳令徐公归降,武臣不战而得赵地三十余城。后又说韩信攻取齐地。蒯通知道天下局势之关键在于韩信,想用奇妙计策来打动他,就用看相人身分游说韩信。蒯通说:“相您的‘面’,不过封个侯,又危险还不安全。相您的‘背’,却高贵得无法说。”韩信说:“这是什么意思?”蒯通说:“天下最初兴兵起事时,英雄豪杰起来建号称王,一声呼喊,天下之志士像云雾那样汇合,像鱼鳞那样密聚,如火花进发,狂风骤起。当这个时候,忧虑的只在灭亡秦朝罢了。如今楚、汉分争,使天下无罪之百姓肝胆涂抹在地上,死得很惨,父子老少的尸骨暴露在荒野,数也数不清”。“当今两主之命运就悬挂在您手里:您替汉王出力汉王就能取胜,您帮助楚王楚王就能取胜”。“如果能听取我的计策,不如让他们都不受损害,同时存在下去,与他们三分天下,鼎足而立。”韩信说:“汉王待我很是优厚,把他自己车子给我坐,把他自己衣服给我穿,把他自己食物给我吃。我听说:乘坐人家车子之人要承担人家的祸患,穿人家衣服之人要怀想人家的忧虑,吃人家食物之人要为人家的事业而死。我怎么能够图谋私利而背弃恩义呢!”结果韩信未背叛刘邦。此典又作“肝脑涂地”。

【出典】:

史记》卷92《淮阴侯列传》2623、2624页:“蒯通知天下权在韩信,欲为奇策而感动之,以相人说韩信。”“通曰:‘相君之面(双关语,意即依附刘邦),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双关语,意即背叛刘邦),贵乃不可言。’韩信曰:‘何谓也?’蒯通曰:‘天下初发难也,俊雄豪桀(通“杰”)建号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杂遝(tà踏,众多而杂乱),熛(biāo彪,进飞之火焰)至风志。当此之时,忧在亡秦而已。今楚、汉分争,使天下无罪之人肝胆涂地,父子暴骸骨于中野,不可胜数。”“当今两主之命县(xuán玄,通“悬”)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古“三”字)分天下,鼎足(古鼎三脚,此假设韩信、刘邦、项羽三分天下)而居。”“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

【例句】:

汉·班固《汉书·苏武传》:“常愿肝脑涂地。” 晋·潘岳《关中诗》:“哀此黎元,无罪无辜,肝脑涂地,白骨交衢。” 唐·陈子昂《为副大总管苏将军谢罪表》:“躬为士卒之先,以雪伤魂之愤。肝脑涂地,少答鸿私。” 宋·王安石《辞知江宁府状》:“以臣丘墓所在,就付兵民之权,非臣肝胆涂地所能报称万一。”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22回:“此乃忠臣肝脑涂地之秋,烈士立功之会,可不勖哉!” 清·黄宗羲《与康明府书》:“宁肯坐视宇下之小民肝脑涂地,而不为之动心乎!”


主谓 形容竭尽忠诚,不惜一死。汉·韩婴《韩诗外传》卷7:“臣先殿上绝缨者也,当时宜以~,负日久矣。”△褒义。多用于描写忠贞精神。→粉身碎骨以身殉职 忠心耿耿 ↔贪生怕死


【词语肝胆涂地】  成语:肝胆涂地汉语词典:肝胆涂地

猜你喜欢

  • 蝮蠚手则斩手,蠚足则斩足

    谓人临危应当捐弃小肢以保全大体。《汉书.田儋传》:“齐王曰:蝮蠚手则斩手,蠚足则斩足。”颜师古注引应劭曰:“蠚( ㄏㄚˊ há 喝,又读 ㄖㄨㄛˋ ruò 若),螫也。”(蛇类及昆虫类之含有毒

  • 劝惩

    源见“劝善惩恶”。指奖罚,奖惩。宋曾巩《宜黄县县学记》:“师友以解其惑,劝惩以勉其进。”《清史稿.食货志一》:“初定劝惩之例,限年之法甚严。”【词语劝惩】   汉语大词典:劝惩

  • 凤楼萧

    源见“乘鸾”。萧史善吹箫,艺术才能高超,后因以“凤楼萧”借指富有文才之士。元耶律楚材《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桃源 刘,凤楼萧,镌冰斫玉哦通宵。”

  • 广汉钩距

    广汉:赵广汉(?-前65年)字子都。涿郡蠡吾(今河北博野西南)人,年轻时任州郡官吏,以廉洁、敏捷、干练,礼贤下士闻名。汉宣帝时,任颍川太守,后升任京兆尹。钩距:盘问人的一种方法,从侧面提问,辗转推究,

  • 鸾鉴

    源见“镜鸾”。指妆镜。鉴,镜子。宋张元幹《兰陵王》词:“想娥绿轻晕,鸾鉴新怨。”亦借指配偶。宋石孝友《行香子》词:“凤弦再续,鸾鉴重窥。”【词语鸾鉴】   汉语大词典:鸾鉴

  • 齿舌间

    只有齿舌间的赞叹而得不到实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可前令作,手不辍笔,俄得七纸,殊马观。东亭在侧,极叹其才。袁虎云:‘当令齿舌间得利。’

  • 乞墦

    《孟子.离娄下》:“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

  • 陶侃之僻

    源见“竹头木屑”。指爱惜物力。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郭汾阳虽度量廓落,然而有陶侃之僻,动无废物。每收书皮之右剺下者,以为逐日须,至文帖馀悉卷贮。每至岁终,则散于主守吏,俾作一年之簿。”【词语陶侃

  • 沧洲

    三国 魏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临沧洲而谢支伯,登箕山以揖许由。”后因以“沧洲”称隐者的居所。唐杜甫《曲江对酒》诗:“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唐岑参《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诗:“君虽在青琐

  • 椎牛飨士

    椎(chuí垂):槌子。飨(xiǎng想):宴请。此典指魏尚椎杀牛宴请将士。后以此典指犒劳军兵,鼓舞士气。 魏尚,槐里(今陕西兴平县东南)人。汉文帝时,为云中(郡,地约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