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羿射九日

羿射九日

淮南子.本经训》:“逮尧之时,十日拜出,焦稼禾,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㺄(yàyú,传说中的食人猛兽)、凿齿(传说中的怪兽)、九婴(传说中的九头水火怪)、大风(凶禽)、封豨(大野猪)、修蛇(长大的蟒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南方水泽名)之野,杀九婴于凶水(北方水名)之上,徼大风于青丘(东方地名)之泽,上射十日(高诱注:十日拜出,羿射去九)而下杀猰㺄,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中原地名)。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山海经》亦载此事,不详。

这是古代一个神话故事,说的是尧的时候,天上出了十个太阳,暴烈的日光把草木庄稼都晒得枯焦了,人们没有一点吃的东西;再加上郊野之外有许多凶禽猛兽危害百姓;使那时人民的生活痛苦极了。尧为了救民于水火,便找到一位善射的英雄——羿,让他除灭这些祸患。羿十分勇武,不仅杀灭了各种各样的毒蛇猛兽,而且一口气把天上的太阳也射掉了九个。灾害消除了,万民才得安居乐业。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羿上射九日,下斩猛兽,消除灾害,造福万民,他是古代一位伟大的英雄。后常以“羿射九日”的典故比喻威武雄豪的壮举。

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㸌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主谓 传说中的英雄羿射下九个太阳。据《淮南子·本经训》载:尧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树木庄稼都晒死了,老百姓没有东西吃。尧就让羿用弓箭去射太阳,他射掉了九个,留下一个。一说,羿射十日。△褒义。用以描写某种巨大力量或英雄气概。→羿射十日


【典源】《艺文类聚》卷一引 《淮南子》:“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乌皆死,堕羽翼。”《淮南子·本经训》:“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猰㺄 (yayu)、 凿齿、 九婴、 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㺄……万民皆喜, 置尧以为天子。”汉·高诱注:“十日并出,羿射去九。”《庄子·秋水》唐·成玄英疏:“山海经云,羿射九日,落为沃焦。”

【今译】 传说唐尧之时,天上有十个太阳 (其中有阳乌) 一同升出,将草木庄稼都晒得焦枯,百姓饥饿无食。另外还有不少毒蛇猛兽,都成为百姓之害。唐尧于是派英雄后羿去搏杀这些恶兽,并射掉九日,为民除害。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神人、勇士的壮举; 或用以形容日烈天旱。

【典形】毙日、九日落、九乌、弯弓射乌、夏羿弓、羿弓、羿射九日落,羿中九乌、尧射十日、羿落九乌、射日落。

【示例】

〔毙日〕 南朝梁·江淹 《遂古篇》:“十日并出,尧之问兮。羿迺毙日,事岂然兮。”

〔九日落〕 清·顾炎武《书女娲庙》:“弯弓不射九日落,苍苍列象生毛

羽。”

〔九乌〕 明·陈子龙《白日行》:“九乌纷纷落何处,六龙万古当长空。”

〔弯弓射乌〕清·徐夔《苦热》:“弯弓射乌堕羽翼,此事荒远疑传伪。”

〔夏羿弓〕 南朝梁·刘孝威《乌生八九子》:“尚逢王吉箭,犹婴夏羿弓。”

〔羿弓〕 清·丘逢甲 《岁暮杂感》:“八风裂竹乖伦律,九日争桑拒羿弓。”

〔羿射九日落〕 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㸌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羿中九乌〕 宋·梅尧臣《高阳关射亭》:“更如羿中九乌毙,独见杲杲明扶桑。”


【词语羿射九日】  成语:羿射九日汉语词典:羿射九日

猜你喜欢

  • 笄字

    笄( ㄐㄧ jī 几):本是古代盘头发或别住帽子用的簪子,“笄字”是指古代女子到了可以盘发插笄的年龄,也就是到了成年可以出嫁的时期。《仪礼.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礼记.曲礼上》

  • 孤鸾舞

    同“孤鸾照镜”。明杨珽《龙膏记.空访》:“长垂天幔孤鸾舞,旋炙银笙双凤语。”

  • 肘上柳生

    同“柳生左肘”。宋王安石《即事》诗:“肘上柳生浑不管,眼前花发即欣然。”

  • 五十九年非

    源见“蘧瑗知非”。谓感叹往事不堪回首。宋辛弃疾《哨遍.用前韵》词:“试回头五十九年非,似梦里欢娱觉来悲。”

  • 雉雊

    《书.高宗肜日序》:“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雊。”孔颖达疏:“雉乃野鸟,不应入室,今乃入宗庙之内,升鼎耳而鸣……《汉书.五行志》刘歆以为鼎三足,三公象也,而以耳行,野鸟居鼎耳,是小人将居公位,败宗

  • 鲁阳麾戈

    同“鲁阳挥戈”。唐杨炯《浑天赋》:“鲁阳麾戈兮转西日,陶侃折翼兮登于上玄。”见“鲁阳挥戈”。唐·杨炯《浑天赋》:“~兮转于西日,陶侃折翼兮登于上玄。”【词语鲁阳麾戈】  成语:鲁阳麾戈汉语大词典:鲁阳

  • 庶功

    《书.益稷》:“敷纳以言,明庶以功。”孔传:“使陈布其言,明之皆以功大小为差。”后因以“庶功”称各种事功。《淮南子.主术训》:“奸邪灭迹,庶功日进。”【词语庶功】   汉语大词典:庶功

  • 寸马豆人

    形容绘画中人马的小。五代后梁荆浩《画山水赋》:“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丈山尺树,寸马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皴,隐隐似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皴( ㄘㄨㄣˊ cún 村):皱纹,这里指山的

  • 滕王画

    《宣和画谱》:“滕王 元婴,唐宗室也,善丹青,喜作蛱蝶。朱景元尝见其粉本,谓能巧之外曲尽精理,不敢第其品格。唐王建作宫词云‘传得滕王蛱蝶图’者,谓此也。”后因以“滕王画”为咏蝶典故。宋 潘汾《孟家蝉.

  • 殽尸露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晋)败秦师于殽。”《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晋人不出,遂自茅津济,封殽尸而还。”春秋时,秦伯在殽之战中被晋击败,三年后,复攻打晋国,于茅津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