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结袜

结袜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文王伐崇(注:崇,古国名,地在丰、镐之间。《史记.周本纪》称“伐崇侯虎”概指此),至凤凰虚,袜系解,因自结。太公望曰:‘何为也?’王曰:‘君与处皆其师,中皆其友,下尽其使也。今王先君之臣,故无可使也。’”

文王征伐崇国到凤凰虚,忽然袜带开了,便自己动手结扎起来。姜太公问他为什么不请臣下帮助,文王说自己身边的人非师即友,要么就是负责各种专务的使官,自己也是先朝的一个臣子,觉得不便请别人帮做此类事情,于是欣然亲自去做。后因用为仁主尊贤之典。

幼学琼林》卷一“朝廷”:“设鼓悬钟,千古仰夏王之乐善(见“设鼓悬钟”);释旄结袜,万年钦西伯之尊贤。”

史记.张释之列传》:“王生者,善为黄老言,处士也。尝召居廷中,三公九卿尽会立,王生老人,曰:‘吾袜解。’顾谓张廷尉:‘为我结袜!’释之跪而结之。”

王生使张释之在朝堂之上当众为自己结袜,表面上似为辱没,实则为提高其威信。战国魏侯嬴直上信陵君车,信陵君执辔愈恭;侯又入市拜访朱亥,故久立,使信陵君等待,市人见魏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王生的作法与侯生的作法一样,使其信赖的人得到了屈尊事下、谦和以待人的美誉。后因用为屈尊事下的典故。

宋.苏轼《赠李兕威秀才》诗:“酒酣聊复识平生,结袜犹堪一再鼓。”(《苏文忠公诗合注》卷四三)


【词语结袜】   汉语词典:结袜

猜你喜欢

  • 爨下材

    同“爨下桐”。清毛奇龄《听罗牧弹琴》诗之一:“未辨弦中趣,徒怜爨下材。”

  • 捉发吐哺

    捉发:手握头发。吐哺(bǔ补):吐出口中咀嚼之食物。此典指周公旦自述洗头时握住头发,吃饭时吐出食物,忙于接待贤人。后以此典比喻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延揽人才。周公旦,姬旦,也称叔旦。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

  • 橘中二老

    源见“橘中戏”。指传说中在橘中对弈的二仙翁。用以祝人寿考。宋刘辰翁《内家娇.寿王城山》词:“看花外小车,出长生洞,橘中二老,斗智琼 黄。”

  • 暮夜四知

    同“暮夜金”。明无名氏《鸣凤记.忠佞异议》:“清白流风,暮夜四知难灭。”【词语暮夜四知】   汉语大词典:暮夜四知

  • 藏钳奴

    《史记.季布列传》:“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楚人季布,为侠义之士,在楚

  • 强干

    源见“强干弱枝”。指加强中央统治力量。唐杜甫《舟中苦热遣怀奉呈阳中丞通简台省诸公》诗:“此流须卒斩,神器资强干。”【词语强干】   汉语大词典:强干

  • 秋扇

    同“秋风纨扇”。南朝 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妾身似秋扇,君恩绝履綦。”【词语秋扇】   汉语大词典:秋扇

  • 枕尸股哭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齐庄)公踰墙,又射之,中股,反坠,遂弑之。……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兴(仆地而哭后站起身),三踊而出(踊,即“辟踊”之踊。辟,捶胸;踊,顿足。捶胸顿

  • 月下绳

    同“月下赤绳”。《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八:“佳期误泄桑中约,好事讹牵月下绳。”

  • 跋胡疐尾

    《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意谓老狼向前进会踩着胡子,后退则会绊着尾巴。后因以“跋胡疐尾”比喻进退两难。宋李纲《谢复观文殿大学士表》:“惟信古太过,而欲为曲突徙薪之谋,故与物多违而每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