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管见所及

管见所及

管见:象从竹管中看东西一样,比喻见识狭窄,或见解肤浅。及:到。就自己狭隘、肤浅的见解所看到的。比喻见识有限,不全面或不一定正确。常用作自谦词。陆云之事迹见前“龙驹凤雏”条。云在为吴王晏郎中令时,看到他信任部将,让他们督察诸官并掌管钱粮,便上书说:“这些人素无声誉,却让他们监督诸大臣,这有害于殿下推诚待士的形象。况且任用他们得到的只是暂时微不足道的好处,而使小人任事,则大道必会陵替,这是我之所以慷慨上书的原因。我身为大臣,职责就是劝谏献策,如果有了一点肤浅的见解,怎敢不全部向殿下陈述。我认为殿下应发布命令,罢免他们,众事都交还主管书吏掌管。如此则信义施及臣下,众人就会为殿下尽忠竭力。”

【出典】:

晋书》卷54《杜云传》1483页:“时晏信任部将,使覆察诸官钱帛,云又陈曰:‘……况所益不过姑息之利,而使小人用事,大道陵替,此臣所以慷慨也。臣备位大臣,职在献可,苟有管见,敢不尽规。愚以宜发明令,罢此等覆察,众事一付治书,则大信临下,人思尽节矣。’”


主谓 像从管子中看东西那样。比喻见解狭窄、肤浅。《晋书·陆云传》:“苟有管见,敢不尽规。”△多作谦词。用于描写学识见地。→管中窥豹 管间窥豹


【词语管见所及】  成语:管见所及汉语词典:管见所及

猜你喜欢

  • 隙大墙坏

    裂缝大了墙壁就要倒塌。比喻漏洞大了,会造成祸害。《商君书.修权》:“谚曰:‘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故大臣争于私而不顾其民,则下离上。”其他 裂缝变大了,墙自然就会坍塌。《商君书·修权》:“谚曰:蠹

  • 雪中送炭

    《宋史.太宗纪二》载:淳化四年(公元九九三年)二月壬戌,“召赐京城高年帛,百岁者一人加赐涂金带。是日雨雪大寒,再遣中使赐孤老贫穷人千钱、米炭。”这是“雪中送炭”的典事本源,后因用为比喻济人之急。宋.范

  • 拜在下风

    同“甘拜下风”。清陈梦雷《绝交书》:“不孝虽已割席,敢不拜在下风。”

  • 纱碧笼

    同“碧纱笼护”。唐郑谷《信美寺岑上人》诗:“纱碧笼名画,灯寒照净僧。”

  • 接淅

    《孟子.万章下》:“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朱熹集注:“淅,渍米水也。渍米将炊,而欲去之速,故以手承水取米而行,不及炊也。”谓因离去匆促,不及煮饭,带了淘好的米就出走。后因以“接淅”谓坐不安席,来去匆

  • 桃三李四

    种桃三年结实,种李四年结实。宋代陆佃《埤雅》卷十三:“谚曰:‘白头种桃。’又曰:“桃三李四,梅子十二。’言桃生三岁,便放花果,早于梅李,故首虽已白,其花子之利可待也。”【词语桃三李四】  成语:桃三李

  • 单刀直入

    直截爽快的意思。《景德传灯录》卷十二:“灵祐曰:单刀直入,则凡圣尽露真常。’旻德曰:‘若是作家战将,便须单刀直入。’”灵祐、旻德:都是唐代的高僧。二人所说的单刀直入,原意本是指佛法的学习,认定目标勇猛

  • 早着鞭

    源见“祖鞭先著”。谓奋勉争先。唐高適《独孤判官部送兵》诗:“亦是封侯地,期君早着鞭。”

  • 天京兆

    《晋书.王机传》附《王矩传》:“机兄矩,字令武。美姿容,每出游,观者盈路。初为南平太守,豫讨陈恢有功,迁广州刺史。将赴职,忽见一人持奏谒矩,自云京兆杜灵之。矩问之,答称:‘天上京兆,被使召君为主簿。’

  • 秦箫下凤

    源见“乘鸾”。指传说中秦弄玉在凤台上吹箫引来凤凰。北周庾信《吹台山铭》:“江宁 吹岭,虽山出筠;秦箫下凤,此岫为真。”倪璠注:“言秦人吹箫筑台,不如吹台山自然得名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