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穿窬之盗

穿窬之盗

穿壁踰墙的小偷,常比喻行动鬼鬼祟祟,怕人看透自己心思的人。“穿窬”也作“穿踰”。《论语.阳货》:“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朱熹集注:“穿,穿壁。窬,踰墙。言其无实盗名,而常畏人知也。”


偏正 穿窬,掘墙壁。指盗窃行为。《说岳全传》73回:“伤残犹剽掠之徒,负鄙胜~。”△贬义。用于品格方面。


【词语穿窬之盗】  成语:穿窬之盗汉语词典:穿窬之盗

猜你喜欢

  • 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百姓如有罪过,都由我一人担承。 古代国君责己之辞。语出《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有过,在予一人,今朕必往。”《论语.尧曰》:“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

  • 待年

    《后汉书.献穆曹皇后纪下》:“操进三女宪、节、华为夫人,聘以束帛玄纁五万匹,小者待年于国。”李贤注:“留住于国,以待年长。”后因以称女子待嫁。南朝 宋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

  • 谢练

    南朝 齐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有“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的名句。后因以“谢练”为吟咏江水的典故。五代谭用之《江馆秋夕》诗:“满窗谢练江风白,一枕齐纨海月明。”【词语谢练】   汉语大词典:谢练

  • 蘧生年

    同“蘧玉行年”。唐权德舆《刘绍相访夜话因书即事》诗:“但令静胜躁,自使癯者肥。不待蘧生年,从此知昔非。”

  • 一家之作

    自成一家的著作。《宋书.范晔传》:“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见“一家之言”。《宋书·范晔传》:“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词语一家之作】  成语:一家之作汉语大词典:一家之

  • 结驷连骑

    ①形容人多。唐牛希济《崔烈论》:“复结驷连骑而往,观其堆积之所,然后命官。”②形容排场阔绰。明李贽《初潭集·夫妇二》: “今日为相,明日结驷连骑,食方于前。” ●《庄子·让王》: “子贡乘大马,中绀而

  • 横槊曹公

    源见“横槊赋诗”。指曹操。元 阿鲁威《蟾宫曲》:“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 寸指测渊

    《孔丛子.答问》:“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蒙大道而不悟,信诬说而疑圣,殆非所望也。”以一寸之指测深渊。比喻浅学不能探明深理。主谓 以一寸之指而测深渊。比喻浅学无法探明深理。语出《孔丛子·答问》

  • 铭肌镂骨

    形容感受深刻,永生难忘。《颜氏家训.序致》:“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非徒古书之诚,经目过耳。”亦作“铭心镂骨”。唐代柳宗元《谢除柳州刺史表》:“铭心镂骨,无报上天。”见“铭心刻骨”。北齐·颜之推《颜

  • 三十六计

    源见“三十六策,走为上策”。极言计策之多。清黄遵宪《悲平壤》诗:“三十六计莫如走,人马奔腾相践蹂。”马南邨《燕山夜话.三十六计》:“古人所谓三十六计,原来并没有详细的内容,只是借太阴六六之数,表示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