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积毁销骨

积毁销骨

指张仪向魏哀王作比喻说:众多的诽谤可以毁灭一个人。后以此典比喻舆论的作用很大,不断的谗毁能够致人于死地。 张仪(?——前310年),战国时魏国(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人。曾游说进入秦国。首创“连横”,秦惠王用他为相,以后免相,张仪又到魏国作宰相,他向魏哀王分析当时各国形势,建议事秦,最后作了一些比喻:“我听说,堆积很多羽毛可以压沉船只,装载很多轻便东西可以压断车轴,群众之舆论可以销熔金属,众多之诽谤可以毁灭一个人,所以希望大王审慎地确定治国大计,并且准我辞官,离开魏国。”此典又作“积谗磨骨”、“销骨”、“谗销骨”、“骨销”、“积销”、“铄金销骨”、“积羽”。

【出典】:

史记》卷70《张仪列传》2287页:“臣闻之,积羽沉舟,群轻折轴(zhóu妯,车轴),众口铄(shuò朔,熔化)金,积毁销骨,故愿大王审定计议,且赐骸(hái孩,尸骨)骨辟(通“避”)魏。”

【例句】:

南朝梁·江淹《诣建平王上书》:“下官闻积毁销金,积谗磨骨。” 唐·元稹《苦乐相倚曲》:“呼天俯地将自明,不悟寻时已销骨。” 唐·李商隐《闻著明凶问哭寄飞卿》:“莫叹谗销骨,今伤泪满膺。” 唐·温庭筠《天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积毁方销骨,微瑕惧掩瑜。” 宋·苏轼《次韵高要令刘玠》:“骨销谗口铄,胆破狱吏酷。” 宋·刘筠《宋玉》:“曾伤积毁亡师道,只托微辞荡主心。” 宋·陆游《书感》:“铄金销骨从来事,老矣何心践骇机。” 清·唐孙华《夏日园居杂咏》:“人忌才名防积羽,世憎科第怕吹毛。”


见“积毁可销骨”。宋·杨万里《答陈国材书》:“一事未作,群咻至~,其何可当!”


【典源】 《史记·张仪列传》:“臣闻之,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故愿大王审定计议,且赐骸骨辟魏。”《汉书·邹阳传》:“昔鲁听季孙之说逐孔子,宋任子冉之计囚墨翟。夫以孔、墨之辩,不能自免于谗谀,而二国以危。何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也。”

【今译】 古语说,众人不断的诽谤,足以毁坏一个人的名誉。参见〖众口铄金〗。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舆论的作用极大,不断的谗毁能够致人于死地。

【典形】 谗销骨、骨销、积谗磨骨、积毁、积毁销骨、积羽、铄金消骨、销骨、谗谤销骨、积毁骨销、谤深骨成灰。

【示例】

〔谗销骨〕 唐·李商隐《闻著明凶问哭寄飞卿》:“莫叹谗销骨,今伤泪满膺。”

〔骨销〕 宋·苏轼《次韵高要令刘玠》:“骨销谗口铄,胆破狱吏酷。”

〔积谗磨骨〕 南朝梁·江淹《诣建平王上书》:“下官闻积毁销金,积谗磨骨。”

〔积毁〕宋·刘筠《宋玉》:“曾伤积毁亡师道,只托微辞荡主心。”

〔积毁销骨〕 唐·温庭筠《开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积毁方销骨,微瑕惧掩瑜。”

〔积羽〕 清·唐孙华《夏日园居杂咏》:“人忌才名防积羽,世憎科第怕吹毛。”

〔铄金消骨〕 宋·陆游《书感》:“铄金消骨从来事,老矣何心践骇机。”

〔销骨〕 唐·元稹《苦乐相倚曲》:“呼天俯地将自明,不悟寻时已销骨。”


【词语积毁销骨】  成语:积毁销骨汉语词典:积毁销骨

猜你喜欢

  • 墙东

    《后汉书.逢萌传》:“(王)君公遭乱独不去,侩(注:音:kuài,平合卖买双方的价格)牛自隐。时人谓之曰:‘避世墙东王君公。’”新莽时,北海人王君公遭乱不去,隐于墙东,后以“墙东”比喻隐者的居处。唐.

  • 讹言成虎

    源见“三人成虎”。比喻谣言传多了就会使人信以为真。蒋同超《和武进陆怡庵绮怀二律次原韵》之二:“讹言成虎三人市,瓠齿如犀一口吞。”

  • 敬容残客

    残客:剩下来的客人。南朝梁张缵(zuǎn纂)与何敬容不和。敬容当权,宾客很多,其中有的去拜访张缵,张缵总是加以回绝,他说:“我不能接待何敬容剩余的客人!”张缵(约498-548年)字伯绪。方城(今河南

  • 一成不变

    原指刑法一经制定,就不可改变。后则用以指墨守陈规,不知变通。古代制订刑罚制度的原则,凡是涉及犯法之事,即使罪行很轻,也不要赦免。因为刑法是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而这种规范是定型的东西,一旦制定就不能改变

  • 不知所厝

    同“不知所措”。晋 庾亮《让中书令表》:“忧惶屏营,不知所厝。”见“不知所措”。晋·庾亮《让中书令表》:“忧惶屏营,~。”【词语不知所厝】  成语:不知所厝汉语大词典:不知所厝

  • 荣公

    同“荣启期”。晋陶潜《饮酒》诗之十二:“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词语荣公】   汉语大词典:荣公

  • 一编书

    同“黄石略”。宋辛弃疾《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词:“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

  • 坤舆

    《易.说卦》:“坤为地……为大舆。”后以“坤舆”作为地的代称。《宋史.乐志八》:“昭灵积厚,混混坤舆。配天作极,阴惨阳舒。”【词语坤舆】   汉语大词典:坤舆

  • 女娲补

    同“女娲补天”。清姚燮《双鸩篇》:“天缺不得女娲补,海缺不得精卫填。”

  • 喜笑怒骂,皆成文章

    见“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鲁迅《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但必须止于嘲笑,止于热骂,而且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