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磨穿铁砚

磨穿铁砚

新五代史.桑维翰传》:“初举进士,主司恶其姓,以为‘桑’、‘丧’同音。有人劝其不必举进士,可以从佗求仕者。维翰慨然,乃著《日出扶桑赋》以见志。又铸铁砚以示人曰:‘砚弊则改而佗仕。’卒以进士及第。”后因以“磨穿铁砚”形容立志文墨,持久不懈。元范康《竹叶舟》一折:“坐破寒毡,磨穿铁砚。自夸经史如流,拾他青紫,唾手不须忧。”


述宾 比喻立下志向,勤奋攻读,也指笔墨功底之深。语本《新五代史·晋臣传·桑维翰》:“人有劝其不必举进士,可以从佗求仕者。 维�� ……铸铁砚以示人曰:‘砚弊,则改而佗仕。’卒以进士及第。”元·范康《竹叶舟》1折:“坐穿破毡,~,自夸经史如流。”△褒义。多用于描写勤奋方面或功底之深方面。→持之以恒 磨杵成针锲而不舍 水滴石穿 ↔有初鲜终 一暴十寒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作“铁砚磨穿”。


【典源】《新五代史·桑维翰传》:“初举进士,主司恶其姓,以‘桑’、‘丧’同音。人有劝其不必举进士,可以从他求仕者,维翰慨然,乃著《日出扶桑赋》以见志。义铸铁砚以示人曰:‘砚弊则改而他仕。’卒以进士及第。”《旧五代史·桑维翰传》注引 《春渚纪闻》云:“桑维翰试进士,有司嫌其姓,黜之。或劝勿试,维翰持铁砚示人曰:‘铁砚穿,乃改业。’著《日出扶桑赋》 以见志。”

【今译】 五代时桑维翰去应进士考试,主考官认为他的姓与“丧”字同音,很厌恶,不录取他。别人劝他不必再应考,可以从另外途径求官。桑维翰铸了一方铁砚给人看,说:“等到这铁砚磨穿了我再改别的途径。”终于以进士及第。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立志坚定不移; 也形容苦读勤学。

【典形】 磨穿铁砚、磨铁砚、铁砚穿、铁砚磨穿、铁砚磨成。

【示例】

〔磨穿铁砚〕 宋·朱淑真《自责》:“磨穿铁砚非吾事,绣折金针却有功。”

〔磨铁砚〕 宋·乐雷发《谢杨孟溪县丞惠以章墨》:“感君殷勤复三叹,努力西窗磨铁砚。”

〔铁砚穿〕 宋·陆游《五月十一日夜坐达旦》:“读经今日韦编绝,作赋当时铁砚穿。”

〔铁砚磨穿〕 元·汪元亨 《折桂令》:“费十年灯火窗前,将铅椠书残,铁砚磨穿。”


【词语磨穿铁砚】  成语:磨穿铁砚汉语词典:磨穿铁砚

猜你喜欢

  • 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小人:原指社会下层人民,后也指儿童。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难得同他们共处的。 这是古代儒家歧视妇女和劳动人民的错误观点。语出《论语.阳货》:“子曰:‘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鲁迅《

  • 濩落无用

    源见“魏王瓠”。谓大而无用。或谓人才不得其用。濩落,即瓠落。宋苏轼《欲就蒜山松林中卜居》诗:“我材濩落本无用,虚名惊世有何益?”宋辛弃疾《满江红.和卢国华》词:“濩落我材无所用,易除殆类无根潦。”

  • 击壤讴

    同“击壤歌”。唐李峤《晚秋喜雨》诗:“野洽如坻咏,途喧击壤讴。”【词语击壤讴】   汉语大词典:击壤讴

  • 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

    指对某些事情,只能揣摩领会它的意思,却难以用言语表达出来。语出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七:“其术可以心得,不可以言喻。”后多引作〔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清.刘大櫆《论文偶记》:“凡行文多寡短长,抑扬高

  • 天池水击

    源见“鲲鹏展翅”。比喻奋发有为。清张廷璐《南归》诗之二:“天池水击有鲲鹏,蜩鷽榆枋自不胜。”

  • 龙飞

    源见“九五飞龙”。喻指帝王的兴起或即位。《文选.张衡〈东京赋〉》:“我世祖忿之,乃龙飞白水,凤翔参墟。”薛综注:“龙飞凤翔,以喻圣人之兴也。”唐刘知幾《史通.叙事》:“邦国初基,皆云草昧;帝王兆迹,必

  • 王乔术

    源见“王乔凫舄”。指仙术。元 白云山翁《水调歌头.兀颜分宪至邑秦和前题》词:“安得王乔术,飞舄颇通元。”

  • 有进而与右师言者,有就右师之位而与右师言者

    右师:古代官名。这里指战国时期齐国盖邑大夫王驩。 有的人走向前同右师说话,有的人走近右师的席次同他说话。 形容人们异常热情地趋附贵客。语出《孟子.离娄下》:“公行子有子之丧,右师往吊。入门,有进而

  • 度长絜大

    度( ㄉㄨㄛˊ duó ):衡量,计算。絜( ㄒㄧㄝˊ xié ):用绳子量物体的周长。 量长短,比大小。 引申为较量高下。语出汉.贾谊《过秦论上》:“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

  • 慎言其余

    见〔多闻阙疑,慎言其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