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相知恨晚

相知恨晚

指窦婴和灌夫相互了解成为知心朋友,深感太迟!后以此典比喻结交朋友感情很好,深感相识太迟。西汉时,窦婴、灌夫都是有功之臣。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吴、楚等七国叛乱时,窦婴任大将军,平定七国动乱后,窦婴被封为魏其侯。灌夫的父亲和吴军作战而死,灌夫立即披甲持戟,冲进吴军拚命大战,斩杀数十人而回,名闻天下。又在破吴军时立了大功。后来,窦婴、灌夫两人都失势,窦婴称病告退在家,灌夫也退居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两人互相往来。以前许多达官贵人和宾客都逐渐疏远他们,魏其侯窦婴想依靠灌夫去谴责、排斥那些生平仰慕自己而后来抛弃自己的人,灌夫也依靠魏其侯去交结列侯和皇族以提高自己名望。两人互相援引,互相依靠,他们来往亲密像父子一样,彼此投合,非常高兴,亲密无间,只恨互相了解太晚! 此典又作“恨相知晚”、“恨相见晚”、“相得恨晚”、“相见恨晚”。

【出典】:

史记》卷107《魏其武安侯列传》2847页:“及魏其侯(窦婴)失势,亦欲倚(yǐ椅,依靠)灌夫引绳批根(合作排斥异己)生平慕之后弃之者。灌夫亦倚魏其而通(交往)列侯宗室为名高。两人相为引重(互相援引、倚重),其游(交游)如父子然。相得(情投意合)欢甚,无厌(不知满足),恨相知晚也。”

【例句】:

汉·班固《汉书·窦田灌韩传·灌夫》:“夫亦得婴通列侯宗室为名高。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欢甚,无厌,恨相知之晚。”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第五钟离宋寒传·第五伦》:“伦始以营长诣郡尹鲜于褒,褒见而异之,署为吏。后褒坐事左转高唐令,临去,握伦臂诀曰:‘恨相知晚。’” 宋·文天祥《与山人黎端吉序》:“与痴儿说梦,终日闷闷,使人欲索枕僵卧。明者了了,不逾顷刻能解人数百年中事,恨相见晚矣。”


述补 指相交太晚为憾事。《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窦婴、灌夫)两人相为引重,共游如父子然。相得欢甚,无厌,恨相知晚也。”△多用于指新结交的朋友很知心,情投意合。


【词语相知恨晚】  成语:相知恨晚汉语词典:相知恨晚

猜你喜欢

  • 百二山河

    《史记.高祖本纪》:“田肯贺,因说高祖曰:‘陛下得韩信,又治秦中。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苏林曰:“得百中之二焉。秦地险固,二万人足当

  • 自求多福

    旧指自己不断进德修业,不走邪路,就能多得幸福。语出《诗.大雅.文王》:“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后汉书.党锢传.范滂》:“滂乃慷慨仰天曰:‘古之循善,自求多福;今之循善,身陷大戮。’”三国.魏.钟会《

  • 曹衣出水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论曹吴体法》载:北齐曹仲达、唐吴道子善画佛像,曹笔法稠叠,而衣带紧窄;吴笔势圆转,而衣带飘举,故后人称“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后以“曹衣出水”形容修衣硕身。【词语曹衣出水】  成

  • 侯芭酒

    源见“载酒问奇字”。指入学敬师的礼物。周达《呈陈拾遗先生》诗:“官闲客载侯芭酒,诗好奴安颖士贫。”

  • 无机

    源见“抱瓮灌园”。指安于朴拙,无机巧之心。唐陆希声《清辉堂》诗:“野人心地本无机,为爱茅檐倚翠微。”宋黄庭坚《次韵答张沙河》:“张疾堂堂身八尺,老大无机如汉阴。”【词语无机】   汉语大词典:无机

  • 戏五禽

    同“五禽戏”。唐李商隐《寄华岳孙逸人》诗:“海上呼三鸟,斋中戏五禽。”【词语戏五禽】   汉语大词典:戏五禽

  • 太行垂耳

    源见“骥伏盐车”。形容遭难而处境困厄。唐卢照邻《乐府杂诗序》:“朝阳弄翮,即践中京;太行垂耳,先鸣上路。”

  • 王乔飞凫

    源见“王乔凫舄”。美称出仕。清方文《天台图歌为迁安刘明府初度》:“君不见《列仙传》,王乔飞凫临叶县。”

  • 祸稔萧墙

    见“祸起萧墙”。唐·刘蕡《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策》:“~,奸生帷幄;臣恐曹节侯景复生于今日矣。”【词语祸稔萧墙】  成语:祸稔萧墙汉语大词典:祸稔萧墙

  • 匪夷所思

    匪:非。夷:通“彝”,常道。 不是根据常理所能想象得到的。 后常用以形容人的思想离奇。语出《易.涣》:“涣有丘,匪夷所思。”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卷一:“孤山林和靖(逋)祠,塑女像为偶,题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