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百钱挂杖

百钱挂杖

源见“杖头钱”。谓买酒畅饮。宋陆游《纵游》诗:“百钱挂杖无时醉,一锸随身到处埋。”


【典源】《世说新语·任诞》:“阮宣子(修) 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独酣畅。虽当世贵盛,不肯诣也。”《晋书·阮修传》亦载。

【今译】 晋代阮修 (字宣子) 放任旷达,豪纵不羁,他常常把百钱挂在拄杖头上,步行到酒店独自畅饮。即便是当世权贵,也不肯与之交往。

【释义】 后以此典指饮酒或买酒之钱; 也用以表现闲居生活。

【典形】 百钱挂杖、百青铜、挂百钱、挂杖钱、钱挂杖头、阮修钱、一百杖头钱、杖百钱、杖钱、杖头沽酒物、杖头钱、杖头一钱无、百钱挂竹杖、杖头挑、百钱高挂、杖有数钱。

【示例】

〔百钱挂杖〕 宋·陆游《纵游》:“百钱挂杖无时醉,一锸随身到处理。”

〔百青铜〕 齐·陆游《对酒戏作》:“杖头高挂百青铜,小立旗亭满袖风。”

〔挂百钱〕 宋·苏轼《赠王子直秀才》:“万里云山一破裘,杖端闲挂百钱游。”

〔挂杖钱〕 清·赵翼《季女出嫁》:“力怯登山屐,资悭挂杖钱。”

〔钱挂杖头〕 明·杨慎《七犯玲珑·芝山李钧》:“朝朝宴乐,时时劝酬; 尊移花下,钱挂杖头。”

〔阮修钱〕 唐·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宦无毛义檄,婚乏阮修钱。”

〔一百杖头钱〕 唐·骆宾王 《冬日宴》:“二三物外友,一百杖头钱。”

〔杖百钱〕 宋·苏轼《立春日病中邀安国》:“青衫公子家千里,白发先生杖百钱。”

〔杖头沽酒物〕 唐·罗隐《京口见李侍郎》:“还有杖头沽酒物,待寻山寺话逡巡。”

〔杖头钱〕 唐 · 岑参 《严君平卜肆》:“至今杖头钱,时时地上有。”


猜你喜欢

  • 蛾眉伐性

    源见“眉斧”。谓女色危害身心。宋辛弃疾《满江红》词:“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

  • 玉毁椟中

    《论语.季氏》:“虎兕出于柙,龟玉毁椟中,是谁之过与?”朱熹集注:“言在柙而逸,在椟而毁,典守者不得辞其过。”后以“玉毁椟中”表示因主管人失职而造成严重损失。唐陆贽《论岭南请于安南置市舶中使状》:“玉

  • 忘形之契

    参见:忘形交见“忘形交”。《全唐诗话·韦丹》:“丹与东林灵澈上人为~,丹尝为《思归》绝句以寄澈。”【词语忘形之契】  成语:忘形之契汉语大词典:忘形之契

  • 酒家胡

    汉李延年《羽林郎》诗:“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酒家胡”原指酒店当垆卖酒的胡姬,后用以代指酒店女侍者或售酒女。宋黄庭坚《奉和文潜赠无咎》:“但见索酒

  • 难于上青天

    见〔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见“难于上天”。冯玉祥《我的生活》35回:“艰难的情况,真比‘~’的蜀道还要难。”【词语难于上青天】  成语:难于上青天汉语大词典:难于上青天

  • 忘形友

    同“忘形交”。唐白居易《效陶体诗》之七:“我有忘形友,迢迢李与元。”

  • 曲肱北牖

    《论语.述而》:“子曰:‘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晋.陶渊明《与子俨等疏》:“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曲肱北牖”用孔丘与陶

  • 袭箕裘

    同“袭冶承弓”。宋楼钥《送张子宓分教澧阳》诗:“君家世为儒,青箱袭箕裘。”

  • 以讹传讹

    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错误地传扬开去,越传越错。《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这两件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偏正 讹,谬误。谬传错误的事物,越传越错。郭沫若《坐地巡

  • 烟波老

    同“烟波钓徒”。宋张元幹《渔家傲.题玄真子图》词:“醉眼冷看城市闹。烟波老,谁能惹得闲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