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回狂澜于既倒〕。
《后汉书.梁鸿传》载:梁鸿择孟光而聘,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孟光讯因,知梁 鸿有志遁隐,不喜孟光傅粉墨。孟光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
见〔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唐.孟棨《本事诗.嘲戏》:“回波尔时栲栳(音kǎo lǎo舆车称栲栳),怕妇也是大好;外边只有裴谈,内里无过李老(唐中宗李显)。”回波词为舞乐名,唐中宗时造。六言四句,开头例有“回波尔时”四字,所以叫
源见“叹黄犬”。指居官得祸,抽身悔迟。明高启《哭临川公》诗:“竟成黄犬叹,莫遂白鸥期。”【词语黄犬叹】 汉语大词典:黄犬叹
同“吐哺握发”。《汉书.王褒传》:“昔周公躬吐捉之劳,故有圉空之隆。”【词语吐捉】 汉语大词典:吐捉
源见“苌弘化碧”。谓鲜血化为碧玉。多用以称颂忠臣志士为国捐躯。清陈梦雷《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捐躯裹革,壮志化碧形销;矢节投缳,红粉伤心泪尽。”【词语化碧】 汉语大词典:化碧
源见“桑榆”。指晚年时光。唐刘禹锡《谢分司东都表》:“虽迫桑榆之景,犹倾葵藿之心。”见“桑榆晚景”。偏正 暮年时光。清·黄轩祖《游梁琐记·三麻子》:“吾辈风烛余年,正足自娱~,岂堪以粉黛重自斧斫耶?”
彰:表扬。瘅( ㄉㄢˋ dàn ):憎恨。风声:风气,声名。 表彰善良,憎恨邪恶,树立良好风气。语出《书.毕命》:“旌别淑慝,表厥宅里,彰善瘅恶,树之风声。”《文心雕龙.史传》:“自周命维新,姬公
源见“虎溪相送”。指超过平时送客所到之处。表示交情深厚,语道契合。元耶律楚材《送王君玉西征》诗:“湛然送客河中西,乘兴何妨过虎溪。”【词语过虎溪】 汉语大词典:过虎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