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白玉楼成

白玉楼成

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如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歘下榻叩头,言:“阿瓕(音nǎi,同奶;阿奶,母亲的意思)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

唐朝诗人李贺(字长吉)临死时与神人的对话,或是病中迷罔,有此幻觉;或是为安慰老母而故设此语。李商隐则将此虚妄之事直书传中。后世祭文称文人之死为“白玉楼成”即本于此事。

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你看,唐朝的诗人李贺,不是困顿了一世的么?而他临死的时候,却对他的母亲说:‘阿妈,上帝造成了白玉楼,叫我做文章落成去了。’这岂非明明是一个诳,一个梦?”


主谓 比喻文人将死。《唐书纪事·李贺》:“李长吉将死时,或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版,书若太古篆,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歘下榻叩头曰:‘阿弥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用于描写文人之死。


猜你喜欢

  • 楯矛

    源见“自相矛盾”。比喻事物互相抵触。楯,同“盾”。宋王安石《哭梅圣俞》诗:“圣贤与命相楯矛,势欲强违诚无由。诗人况又多穷愁,李 杜亦不为公侯。”【词语楯矛】   汉语大词典:楯矛

  • 胠箧儿

    源见“胠箧”。指小偷。丘复《迁居之夕被窃有作》诗:“何来胠箧儿,眈眈实虎视。”【词语胠箧儿】   汉语大词典:胠箧儿

  • 桂折一枝

    源见“郤诜丹桂”。喻登科及第。唐白居易《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诗:“自知群从为儒少,岂料词场中第频。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述补 乡试考中,泛指登科及第。唐·白居易《喜敏申及第偶示所怀》:“自

  • 啖蔗入佳境

    源见“渐入佳境”。喻境况好转或兴味渐浓。宋唐庚《立冬后作》诗:“啖蔗入佳境,冬来幽兴长。”

  • 一枝寄北

    同“一枝折寄”。宋 赵子发《阮郎归》词:“一枝欲寄北人看,如今行路难。”

  • 跋踬

    同“跋疐”。三国 魏李康《运命论》:“盖笑萧望之跋踬于前,而不惧石显之绞缢于后也。”【词语跋踬】   汉语大词典:跋踬

  • 百年谐老

    同“百年偕老”。明顾大典《青衫记.坐湿青衫》:“总只是朝云暮潮。呀,总不如百年谐老。”见“百年偕老”。元·无名氏《集贤宾》:“美满恩深情厚,愿~,共守白头。”△祝颂婚姻美满。【词语百年谐老】  成语:

  • 木杯能渡水

    源见“杯渡”。形容僧人神通广大。唐戴叔伦《赠行脚僧》诗:“木杯能渡水,铁钵肯降龙。”

  • 宋人不辨玉

    源见“燕石妄珍”。讥讽不识真伪的无知的人。唐李白《送薛九被谗去鲁》诗:“宋人不识玉,鲁贱孔家丘。”

  • 谢氏塘

    同“谢池”。宋侯寘《浣溪沙.次韵杜唐佐秋怀》词:“春梦惊回谢氏塘。箧中消尽旧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