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生刍一束

生刍一束

同“生刍”。清方文《谢皋羽恸哭西台》诗:“严子滩头风雪飘,生刍一束蓟门遥。”


【典源】 晋·袁宏《后汉纪》卷二十三:“ (郭泰) 后遭母丧,过于哀,徐孺子荷担来吊,以生刍一束顿庐前,即唁而退。或问:‘此谁也?’林宗曰:‘南州高士徐孺子者,其人诸生,吾不堪其喻也。’”《后汉书·徐稚传》:“及 (郭) 林宗有母忧,(徐) 稚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众怪,不知其故。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诗》不云乎:“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吾无德以堪之。’”

【今译】 后汉郭泰 (字林宗) 母亲去世,徐稚 (字孺子) 前去吊唁,他只在墓前放置一束刍草便离去。众人奇怪,不知是什么意思。郭泰说:“他是南州高士徐孺子。他这样做,是取《诗经》 中诗句‘生刍一束,其人如玉’之意,我无德行,配不上这种赞美。”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吊祭先辈、友人等,表示赞誉死者德行。

【典形】 奠生刍、生刍、生刍吊故人、生刍人、生刍一束、束刍。

【示例】

〔奠生刍〕 宋·黄庭坚《韩献肃公挽诗》:“空令湖海士,愁绝奠生刍。”

〔生刍〕 宋·苏轼《王中甫哀辞》:“生刍不独比前人,束藁端能废谢鲲。”

〔生刍吊故人〕 清·钱谦益《王店吊李玄白》:“穷思挂剑酬知己,老畏生刍吊故人。”

〔生刍人〕 南朝梁·吴均《赠周兴嗣》:“愿持江南蕙,以赠生刍人。”

〔生刍一束〕 宋·王安石《和宋大博服除》:“生刍一束他年阙,伐木相求此地新。”

〔束刍〕 明·高启《悼顾宜人》:“束刍何处吊,衰草暮江边。”


【词语生刍一束】  成语:生刍一束汉语词典:生刍一束

猜你喜欢

  • 京口酒

    《晋书.郗超传》:“时愔在北府,徐州人多劲悍,温恒云‘京口酒可饮,兵可用’,深不欲愔居之。”后因以“京口酒”称烈酒。唐罗隐《第五将军于余杭天柱宫入道因题寄》诗:“瓦榼尚携京口酒,草堂应写颍阳书。”胡蕴

  • 礼失而求诸野

    诸:“之于”的合音。野:指民间。 意谓朝廷丧失了礼制,只能到民间寻求。语出《汉书.艺文志》:“仲尼有言:礼失而求诸野。”颜师古注:“言都邑失礼,则于外野求之,亦将有获。”汉.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复:形容山势回互,水道纵横。 本是描写自然环境和周围景色的骤然变化。 后常用以比喻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语出宋.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

  • 代父从戎

    典出北朝无名氏《木兰诗》。诗中开始写木兰代父从军的决心:“昨夜见君贴,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中间写代父从军凯旋受赏的经过。最后写回到家乡

  • 拔茹

    同“拔茅连茹”。明唐顺之《谢欧阳石江巡抚书》:“惟当宁信明公之激扬,而知其顾盼必能得士,偶因拔茹,及此汇征,虽荐人常恐其知,在明公绝不以言于口,而受知思所以报。”【词语拔茹】   汉语大词典:拔茹

  •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元.郑德辉《㑇梅香》二折:“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不索多虑。”浮屠:佛教名词,梵文Buddha(佛陀)的旧译,也有人把佛塔误译作浮屠,这里指浮塔。救他人一条性命,胜过为寺院建造一幢七层高的宝塔。形容

  • 裂壤

    同“列土”。南朝 梁沈约《刘领军封侯诏》:“宜锡圭裂壤,允副佥属。”【词语裂壤】   汉语大词典:裂壤

  • 允文允武

    允:文言语首助词。 形容既有文德,又有武功。语出《诗.鲁颂.泮水》:“允文允武,昭假烈祖。”孔颖达疏:“既有文德,又有武功。”汉.史岑《出师颂》:“桓桓上将,实天所启。允文允武,明诗悦礼,宪章百揆,

  • 嵇驾

    同“嵇吕命驾”。唐李峤《和杜侍御太清台宿直旦有怀》:“嵇驾终难仰,梁凫且自群。”

  • 恶人自有恶人磨

    磨:折磨。 凶恶的人自有比他更凶恶的人去折磨他。语出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百草怕霜霜怕日,恶人自有恶人磨。”元.无名氏《谢金吾》二折:“哎,还说甚恶人自有恶人磨,这都是你自惹的风波。”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