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王门曳裾

王门曳裾

源见“曳裾王门”。指在王门权贵家为门客。唐朱湾《送李司直归浙东幕兼寄鲍参军》诗:“会作王门曳裾客,为余前谢鲍参军。”


【典源】 《文选·邹阳<上书吴王>》:“今臣尽知毕议,易精极虑,则无国而不可奸 (干); 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汉书·邹阳传》亦载。

【今译】 汉时吴王刘濞阴谋反叛,邹阳不愿参与,并上书谏阻,其中写道:“如果我是为图谋私利,那么没有一国不能去求取官爵的; 如果我掩饰自己的内心,那么哪个王侯之门不能出入游说呢?”

【释义】 后以此典指奔走投靠权贵之门。

【典形】 长裾曳、侯门耻曳裾、王门裾、王门曳裾、曳长裾、曳裾、曳裾王门、曳裾效邹阳。

【示例】

〔长裾曳〕 唐·张祜《戊午年感事书怀》:“却厌长裾曳,宁辞短褐穿。”

〔侯门耻曳裾〕 唐·顾况《闲居怀旧》:“贫居谪所谁推毂,仕向侯门耻曳裾。”

〔王门裾〕 清·王摅《寄示昭复昭被》:“难曳王门裾,惟怀席上珍。”

〔王门曳裾〕 清·顾炎武《酬李子德二十四韵》:“客舍轻弹铗,王门薄曳裾。”

〔曳长裾〕 宋·曾巩《简翁都官》:“倦游公府曳长裾,笑上扁舟指旧庐。”

〔曳裾〕元·汤式《一枝花·言志》:“曳裾休叹,投笔空焦,题桥谩逞,击楫徒劳。”

〔曳裾王门〕 唐·李白《行路难》之二:“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猜你喜欢

  • 浮云朝露

    如浮云之易散,如朝露之易干,比喻人生的短促。《周书.萧大圜传》:“嗟乎!人生若浮云朝露,宁俟长绳系景实不愿之,执烛夜游,惊其迅迈。”景:日光。并列 飘浮天上的云朵,早晨的露水。比喻时光易逝,人事无常。

  • 西山爽

    《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例应)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板柱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王微之身为参军,却不愿理事,桓冲促其料理,王傲然答非所问

  • 牛腹书

    《史记.封禅书》:“乃为帛书以饭牛,详不知,言曰此牛腹中有奇。杀视得书,书言甚怪,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汉武帝十分迷信齐人少翁,相信他能请来天神,不料一年多也没有天神降临。少翁就用写过字的

  • 傅粉晏

    同“傅粉何郎”。隋王胄《言反江阳寓目灞涘赐易州陆司马》诗:“花开傅粉晏,尘起副车韩。”

  • 踞虎盘龙

    同“龙盘虎踞”。明 汤式《哨遍.新建构栏教坊求赞》套曲:“三尺台包藏着屯莺聚燕闲人窟,十字街控带着踞虎盘龙旧帝基。”并列 形容地形雄伟险要。元·汤式《哨遍·新建勾栏教坊求赞》套曲:“三尺台包藏着屯莺聚

  • 捧檄

    《后汉书.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序》:“庐江毛义少节,家贫,以孝行称。南阳人张奉慕其名,往候之,坐定而府檄(召书,委任状)适至,以义守令(任命毛义为县令)。义奉(同捧)檄而入,喜动颜色。奉心贱之。自恨来

  • 投魑

    源见“四凶”。指被贬逐至边荒之地。唐刘言史《偶题》诗之一:“金榜荣名俱失尽,病身为庶更投魑。”

  • 乌照

    源见“三足乌”。指日光。南唐李煜逸句:“乌照始潜辉,龙烛便争秉。”【词语乌照】   汉语大词典:乌照

  • 茂先博物

    《晋书.张华传》:“……华学业优博,辞藻温丽,朗赡多通,图纬方伎之书莫不详览。”“著《博物志》十篇,及文章并行于世。”西晋学者、文学家张华(字茂先)知识广博,文辞华美,著有《博物志》十篇。后世诗文中常

  • 饥餐渴饮,夜住晓行

    饿了进食,渴了饮水,夜晚投宿,天明上路。 旧小说中熟语。形容旅客长途劳碌奔波情景。语出《清平山堂话本.阴骘积善》:“(林积)母病愈,不免再往学中。在路饥餐渴饮,夜住晓行,无路登舟。”《水浒全传》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