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犹豫

犹豫

人们做事或要拿主意,下决心时迟疑不决,顾虑重重,这种情形便叫做 “犹豫”。

为什么 “不果决”叫 “犹豫”呢?

颜氏家训》是这样解释的: “人将犬行,犬好 ( hào) 豫在人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如此往复,故曰犹豫。”人带着狗走,狗总喜欢跑在人的前头,人赶不上狗,狗便回头等人,如此往复不断,因而称此为 “犹豫”。

犹为 “犬”; 豫通 “预”,预先之意。 “犹”预先跑在人前,反反复复,它的这种行动被叫做 “犹豫”。《颜氏家训》这种解释,初看似乎有一定道理,但典籍里 “犹豫”可有多种写法,如 “犹豫”、“犹与”、“容与”、“由夷”,等等,这就令人怀疑 《颜氏家训》的说法了!

语言学家经过研究,确定 “犹豫”是个联绵词,表示疑虑不决之意,成语有 “犹豫不决”之说。联绵词只是个声音组织,是不能拆开分训的,如 “玻璃”,不能说 “玻”是什么、“璃”是什么,同样,“犹豫”是个双声联绵词,也是不可拆开分训的, 《颜氏家训》的解释,只能说是一种望文生义了。


猜你喜欢

  • 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薄:衰薄,不足。乱之首:祸乱的开端。 意谓礼造成虚伪,是忠信不足的表现,是祸乱的开端。语出《老子》三章:“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清.谭嗣同《仁学上.一四》:“即彼自命为守礼,亦岂不知其无谓,特

  • 寻戴

    源见“访戴”。谓乘兴访故友。前蜀韦庄《新正日商南道中作寄李明府》诗:“踏雪偶因寻戴客,论文还比聚星人。”【词语寻戴】   汉语大词典:寻戴

  • 楚王吞蛭

    汉贾谊《新书.春秋》载:春秋 楚 惠王(一说楚庄王)食寒葅,有蛭,恐司厨者获罪,乃暗吞之。后因以“楚王吞蛭”称颂王者宽仁待下。《旧唐书.姚崇传》:“楚王吞蛭,厥疾用瘳……皆志在安人,思不失礼。”

  • 孙登半岭

    同“孙登啸”。宋晁补之《满庭芳.次韵答季良》词:“若问幽栖何意,莫道是、飞鸟知还。无言处,孙登半岭,高韵更难攀。”

  • 唱骊歌

    同“歌骊驹”。周恩来《送蓬仙兄返里有感》诗之二:“东风催异客,南浦唱《骊歌》。转眼人千里,消魂梦一柯。”

  • 咏浴

    同“咏雩”。谢无量《春日寄怀马一浮》诗:“咏浴澄沂志,随芗吐谷音。”

  • 联城

    源见“完璧归赵”。指和氏璧。南朝 宋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照车去魏,联城辞赵。”【词语联城】   汉语大词典:联城

  • 不肯过西州

    同“羊昙泪”。宋苏轼《日日出东门》诗:“百年寓华屋,千载归山丘。何事羊公子,不肯过西州?”

  • 常何

    宋.宋祁、欧阳修等修撰《新唐书.马周传》:“(马周)至长安,舍中郎将常何家。贞观五年,诏百官言得失。何,武人,不涉学,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问何,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

  • 云雨巫娥

    源见“巫山云雨”。指行苟且之事的女子。元关汉卿《鲁斋郎》四折:“他将俺儿女夫妻,直认做了云雨巫娥。”【词语云雨巫娥】  成语:云雨巫娥汉语大词典:云雨巫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