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犁庭扫闾

犁庭扫闾

把庭院耕成田地。把里巷扫荡一平,比喻彻底摧毁敌方居住之所。语出自西汉论述汉胡关系的上书。扬雄说:“往年汉朝发兵平定西北大宛、西南姑缯、东北乌桓、朝鲜、南方两越等边地的征战,短的不过用个把月时间,长的也用不了半年,就耕平了它的庭院,扫荡了它的里巷,彻底摧毁敌方,在那里设置郡县,纳入汉朝的版图,就像乌云吹散,席卷而去一样,毫无后患。只是北方的匈奴与此不同,是中原的强敌大患啊!”后用为彻底摧毁敌方之典,也称作“犁庭扫穴”。

【出典】:

汉书》卷94下《匈奴传下》3812、3814、3815页:“单于使辞去,未发,黄门郎扬雄上书谏曰:‘……往时尝屠大宛之城,蹈乌桓之垒,探姑缯之壁,籍荡姐之场,艾朝鲜之旃,拔两越之旗,近不过旬月之役,远不离二时之劳,固己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云撤席卷,后无余灾。唯北狄为不然,真中国之坚敌也。’”

【例句】:

宋·陆游《上殿札子(己酉四月十二日)》:“以愚臣计之,朝廷若未有深入远讨、犁庭扫穴之意,能于用度之间,事事裁员,陛下又躬节俭以励风俗,则赋于民者,必有可轻之理。” 《明史·范济传》:“伏望远鉴汉唐,近法太祖,毋以穷兵黩武为快,毋以犁庭扫穴为功。” 清·王夫之《宋论·高宗》:“即不能犁庭扫穴,以靖中原,亦何至日敝月削,以迄于亡哉!” 近代·王浩元《清宫十三朝》47回:“且说蕞尔土司,即扫穴犁庭,不足示威。”


见“犁庭扫穴”。


【词语犁庭扫闾】  成语:犁庭扫闾汉语词典:犁庭扫闾

猜你喜欢

  • 负弩前驱

    此典指司马相如被汉武帝派遣,出使西夷,受到县官亲自背负弓箭在前引路之荣待。后以此典形容官长莅临,迎接隆重;也形容得任官职,受到尊敬。司马相如(前179年——前117年)。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

  • 醴酒不设

    醴酒:甜酒。西汉时,楚元王刘交是汉高祖刘邦的同父异母弟。他对中大夫穆生、白生、申公十分敬重礼遇。穆生不善喝酒,元王每次设宴时,特意为穆生准备甜酒。后来刘交去世,其子刘戊为楚元王,开始时也常为穆生准备甜

  • 杵臼之交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吴祐传》:“公沙穆(东汉胶东人,字文父,官至辽东属国都尉)东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祐赁舂(受雇佣为人舂米)。祐与语,大惊,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东观汉记.吴祐传》所

  • 声驰

    名声远布。《史记.魏世家》:“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过其间,未尝不轼也。”唐张守节《正义》引皇甫谧《高士传》云:“木,晋人也。守道不仕。……文侯以客礼待之,出,过其闻而轼,……曰:‘段干木贤者也,

  • 智叟

    源见“愚公移山”。指表面智巧而实际目光短浅的人。北齐刘昼《新论.审名》:“世人传言,皆以小成大,以非为是……愚公 智叟,而像顽称,黄公美女,乃得丑名。”【词语智叟】   汉语大词典:智叟

  • 骊龙之魄

    源见“探骊得珠”。指骊珠,宝珠。唐王棨《缀珠为烛赋》:“司烜氏却朱火之耀,守藏吏进骊龙之魄。”

  • 柯烂归来

    源见“柯烂忘归”。形容世事变迁。宋张炎《风入松》词:“一从柯烂归来后,爱弦声,不爱枰声。”

  • 栖灵台

    参见:寄灵台

  • 伯游谏

    《后汉书.孝和帝纪》:“旧南海献龙眼、荔支,……临武长汝南唐羌(字伯游),县接南海,乃上书陈状。帝下诏曰:‘远国珍羞,本以荐奉宗庙。苟有伤害,岂爱民之本。其勑太官勿复受献。’由是遂省焉。”东汉和帝因唐

  • 天骄子

    同“天之骄子”。唐杜甫《留花门》诗:“北门天骄子,饱肉气勇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