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清谈挥麈

清谈挥麈

源见“麈尾清谈”。形容善于论辩谈玄,意兴飞扬。宋秦观《满庭芳.茶词》词:“雅燕飞觞,清谈挥麈,使君高会群贤。”


【典源】 《太平御览》 卷七○三引晋·郭澄之《郭子》曰:“孙安国往殷中军许共语,左右进食,冷而复暖者数四,彼我奋掷麈尾,悉堕落满饭中,宾主遂至暮忘飡也。”《世说新语·文学》亦载。又《世说新语·容止》:“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玄,恒捉白玉柄麈尾,与手都无分别。”《晋书·王衍传》亦载。

【今译】 晋代孙盛 (字安国) 善谈玄理,当时中军将军殷浩也以谈玄著名于世。两人相见辩论清谈,互相争论不休,都拼命挥动手中的麈尾制的拂尘,尾毛全脱落掉在饭里。手下人为他们将饭热了又热,一直到傍晚也顾不上吃饭。另外晋代王衍 (字夷甫) 也精于清谈玄理,手中常拿着白玉柄的麈尾。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善于辨论谈玄,意兴飞扬。

【典形】 挥犀柄、挥麈、挥麈尾、落麈毛、清谈挥麈、谈柄、谈麈、玉麈挥、玉麈谈玄、麈尾奋、麈尾清谈、谈辞玉麈、高论发犀柄、白玉麈尾、落麈尾、挥麈毛、挥谈麈、一麈供谈柄、挥

谈柄。

【示例】

〔挥犀柄〕 清·唐孙华《喜姜西溟及第》:“粝饭常同啜菜羹,清言不厌挥犀柄。”

〔挥麈〕 宋·仲并《水调歌头·浮远堂》:“笑咏一堂上,挥麈气横秋。”

〔挥麈尾〕 唐·高适《自武威赴临洮谒大夫不及》:“清论挥麈尾,乘酣持蟹螯。”

〔落麈毛〕 明·汤显祖《毕别驾手持张揖博雅旧本》:“自少铭龙骨,谈雄落麈毛。”

〔清谈挥麈〕 宋·秦观《满庭芳·与周熟仁试赐茶》:“雅燕飞觞,清谈挥麈,使君高会群贤。”

〔谈柄〕 唐·温庭筠《过孔北海墓》:“白羽留谈柄,清风袭德馨。”

〔谈麈〕 金·元好问《李屏山挽章》之二:“谈麈风流二十年,空门名理孔门禅。”

〔玉麈挥〕 宋·苏轼《次韵王巩颜复同泛舟》:“舞腰似雪金钗落,谈辩如云玉麈挥。”

〔玉麈谈玄〕 宋·姜夔《湘月》:“玉麈谈玄,叹坐客多少风流名胜。”

〔麈尾奋〕 明·袁宏道《元霄饮华中秘宅上》:“麈尾奋来毛欲尽,当筵风雨约谭锋。”

〔麈尾清谈〕 宋·陆游《南堂杂兴》之四:“未忘麈尾清谈兴,常读蝇头细字书。”


猜你喜欢

  • 膏明自爇

    同“膏火自煎”。爇,焚烧。唐白居易《岁暮》诗:“膏明自爇缘多事,雁默先烹为不才。”

  • 人之水镜

    《三国志.蜀书.庞统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统)为凤雏,司马德操(徽)为水镜,皆庞德公语也。”《世说新语.赏誉》:“卫伯玉(瓘)为尚书令,见乐广与中朝名士谈议,奇之,……命

  • 易水辞

    同“易水歌”。明张煌言《挽华吉甫明经》诗:“更闻锻炼神偏壮,慷慨如歌《易水辞》。”【词语易水辞】   汉语大词典:易水辞

  • 镜台

    源见“秦庭朗镜”。称断案公正严明的官吏。明无名氏《鸣凤记.忠良会边》:“仗公义欲雪冤,望镜台作明见。”【词语镜台】   汉语大词典:镜台

  • 母殁不临

    《史记.吴起列传》:“起之为人也,猜忌人也。……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战国时卫国左氏人吴起,外出求官,曾在曾子门下求学,母亲死后不奔丧。因

  • 嬴女乘鸾

    源见“乘鸾”。谓升仙。唐权德舆《八月十五日夜瑶台寺对月绝句》:“嬴女乘鸾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边。”

  • 驭朽

    同“朽索驭马”。《陈书.世祖纪论》:“及国祸奄臻,入承宝祚,兢兢业业,其若驭朽。”【词语驭朽】   汉语大词典:驭朽

  • 三折为良医

    见“三折肱为良医”。唐·刘禹锡《学阮公体诗》:“百姓难虑敌,~。”

  • 赤壁鏖兵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二.孙权》:“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惟(周)瑜、(鲁)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汉

  • 程门度雪

    同“程门立雪”。清金埴《不下带编》卷一:“一日,其人留诗为别而去,云:‘一架绳床共众同,坐虚使院仰清风。独惭三十无能立,难向程门度雪中。’公见诗大惊,亟遣追还,不及。”见“程门立雪”。【词语程门度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