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忠臣一定要到孝子的家门寻访。 古时认为能对父母尽孝的人才能对国君尽忠。语出《后汉书.韦彪传》:“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李贤注:“《孝经纬》之文也。”《宋书.文九王传.建平宣简王宏》:“臣闻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安有孝如王而不忠者乎?”《资治通鉴.晋纪.孝武帝太元十年》:“慕容麟攻王兖于博陵。兖临城数之曰:‘古人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卿母在城,弃而不顾。不意中州礼义之邦,乃有如卿者也!’”宋.晁冲之《师说代奚世卿作》:“古者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则杨君当必以当是大有庸矣。”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三:“自古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今良桢外有严君,内有贤母,教诲造就之道,有过人者。宜乎在家为孝子而在朝为忠臣也。”明.徐宪忠《吴兴掌故.宦业类》:“晋成帝咸和二年,苏峻据溧阳反,诏以吴兴太守虞潭督三吴等郡诸军事,讨峻,谭母孙氏戒之曰:‘吾闻忠臣出孝子之门,尔当舍生取义,勿以吾老为累。’”


述补 寻求忠臣,必出于孝子的人家里。语出《后汉书·韦彪传》“彪上议曰:‘伏惟,明诏忧劳百姓,垂恩选举,务得其人。夫国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为首。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猜你喜欢

  • 献赋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司马相如以《子虚赋》、《大人赋》献皇帝,受到赏识。《汉书.扬雄传》载:扬雄以《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献皇帝,受到赏识。后遂以“献赋”成为文人自荐显才学,

  • 桑榆景

    同“桑榆之景”。清李渔《意中缘.悟诈》:“我把桑榆景,倚靠他,谁知有夫就不认家。”【词语桑榆景】   汉语大词典:桑榆景

  • 高唐行雨

    同“高唐梦”。唐阎立本《巫山高》诗:“欲暮高唐行雨送,今宵定入荆王梦。”

  • 酒囊饭包

    见“酒瓮饭囊”。清·李渔《意中缘·卷帘》:“念区区~,又谁知生来命高,没生涯,终朝醉饱,都倚着那妖娆。”【词语酒囊饭包】  成语:酒囊饭包汉语大词典:酒囊饭包

  • 砺戈秣马

    磨戈喂马。比喻作好战斗准备。《旧唐书.刘仁轨传》:“虽妖孽充斥,而备预甚严,宜砺戈秣马,击其不意,彼既无备,何攻不克?”见“厉兵秣马”。《旧唐书·刘仁轨传》:“宜~,击其不意,彼既无备,何攻不克。”【

  • 磔鼠

    源见“鼠狱”。形容执法官吏治狱严明。唐骆宾王《上齐州张司马启》:“推公平而折狱,磔鼠谢其严明。”

  • 金屋宠

    源见“金屋藏娇”。谓女子得专宠。宋文同《王昭君》诗之二:“绝艳生殊域,芳年入内庭。谁知金屋宠,只是信丹青。”【词语金屋宠】   汉语大词典:金屋宠

  • 雷氏剑

    同“雷公剑”。唐 谷神子《博异志.韦思恭》:“昔葛陂之竹,渔父之梭,雷氏之剑,尚皆为龙,安知此名山大镇,岂非龙潜其身也。”【词语雷氏剑】   汉语大词典:雷氏剑

  • 车上吐茵

    源见“醉吐相茵”。指丙吉的驾车人因醉吐污车垫子。宋黄庭坚《思亲汝州作》诗:“车上吐茵元不逐,市中有虎竟成疑。”【词语车上吐茵】  成语:车上吐茵汉语大词典:车上吐茵

  • 上竿鱼

    宋.欧阳修《归田录》二:“梅圣俞以诗知名三十年,终不得一馆职……其初受敕修《唐书》,语其妻刁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刁氏对曰:‘君于仕宦,亦何异鲇鱼上竹竿耶?’”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