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楚宫细腰

楚宫细腰

源见“楚宫腰”。指腰肢纤细的女子。用以讥讽趋时媚上、求宠忘身。宋黄庭坚《寄晁元忠》诗之五:“楚宫细腰死,长安眉半额。”


【典源】《韩非子·二柄》:“故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 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管子·七臣七主》:“夫楚王好小腰,而美人省食; 吴王好剑,而国士轻死。”《后汉书·马廖列传》:“夫改政移风,必有其本。佳曰:‘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今译】 楚王喜欢人腰细,认为美,于是宫女们都把腰束得细细的,不敢吃饭,甚至因此而饿死。

【释义】后以此典形容女子腰肢纤细,体态轻柔; 也用以咏某些柔细之物。

【典形】 楚宫细腰、楚宫腰、楚国纤腰、楚腰、宫腰、纤腰惑楚宫、舞姬腰、细腰、细腰宫、细腰争舞、腰细、宫腰束素、重细腰、纤腰学楚、细腰池馆、楚女纤腰、腰细楚王宫。

【示例】

〔楚宫细腰〕 宋·黄庭坚《寄晁元忠》:“楚宫细腰死,长安眉半额。”

〔楚宫腰〕 南朝梁·萧子显《日出东南隅行》:“逶迤梁家髻,冉弱楚宫腰。”

〔楚国纤腰〕 清·黄遵宪《己亥杂诗》之二十八:“窅娘侧足跛行苦,楚国纤腰饿死多。”

〔楚腰〕 宋·张炎《淡黄柳·赠苏氏柳儿》:“楚腰一捻,羞剪青丝结。力未胜春娇怯怯。”

〔宫腰〕 元·卢挚《蟾宫曲·江陵怀古》:“谁学下宫腰种柳,又添些眉黛新愁。”

〔纤腰惑楚宫〕 南朝陈·江总《新宠美人》之二:“本持纤腰惑楚宫,暂回鸾袖惊吴市。”

〔舞姬腰〕 唐·李商隐《柳》:“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

〔细腰〕 唐·刘禹锡《蹋歌词》之二:“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

〔细腰宫〕 唐·杜牧《题桃花夫人庙》:“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

〔腰细〕 唐·李商隐《水天闲话旧事》:“已闻佩响知腰细,更辨弦声觉指纤。”


猜你喜欢

  • 桃塞马

    源见“归马放牛”。指战马。清顾炎武《华山》诗:“未归桃塞马,终负鲁阳戈。”

  • 路叟之忧

    汉刘向《说苑.敬慎》载:孔子在路途中听到丘吾子哭声甚悲,问其故,“丘吾子对曰:‘吾有三失。’孔子曰:‘愿闻三失。’丘吾子曰:‘吾少好学问,周遍天下,还后,吾亲亡,一失也;事君奢骄,谏不遂,是二失也;厚

  • 伍举刺荆王

    源见“一鸣惊人”。指春秋时伍举讽谏楚庄王奋发有为。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谐隐》:“伍举刺荆王以大鸟,齐客讥薛公以海鱼。”

  • 蟹匡蝉緌

    《礼记.檀弓下》:“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通缞,音cuī,古代的丧服)者,闻子皋将为成宰,遂为衰。成人曰:‘蚕则绩(吐丝)而蟹有匡(背壳),范(蜂)则冠而蝉有緌(rúi,蝉的针吻);兄则死而子皋为之衰

  • 牵补

    同“牵萝补屋”。宋陈亮《甲辰答朱元晦书》:“信斯言也,千五百年之间,天地亦是架漏过时,而人心亦是牵补度日。”宋文天祥《贺签书枢密江端明古心书》:“天下无事,则代天理物之地,犹可从事于牵补架漏,以庶几不

  • 入我室操我戈以伐我

    操:持。戈:古代兵器。 进入我的屋里,拿起我的武器来进攻我。 比喻对方使用自己的论点来反驳自己。语出《后汉书.郑玄传》:“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戈以伐我乎?’”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序录》:“

  • 请缨

    缨:绳子。汉武帝时,南越(即南粤,指今两广等地区)王与汉朝和亲友好。汉武帝派20岁的谏大夫终军出使南越,想说服南越王,让他象内地的诸侯一样,到京城长安朝拜皇上。终军自动提出:“希望皇上赐给我一根长绳子

  • 吹箫扣角

    源见“吴市吹箫”、“宁戚饭牛”。指志士落难乞援。明 王錂《春芜记.说剑》:“屠狗椎埋,混迹五陵年少;吹箫扣角,空悲此日英雄。”

  • 堤溃蚁孔

    《后汉书.郭陈列传》载陈忠上疏:“臣闻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孔,气泄针芒。是以明者慎微,智者识几。”后因以“堤溃蚁孔”比喻不注意细微之事就会铸成大错。见“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后汉书·陈忠

  • 螫手

    同“蝮蛇螫手,壮士解腕”。《北史.隋长宁郡王俨传》:“〔俨〕上表求宿卫,辞情哀切,帝览之恻然。杨素进曰:‘伏愿圣心同于螫手,不宜留意。’”【词语螫手】   汉语大词典: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