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词语>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桐叶封弟

桐叶封弟

指周成王姬诵用桐叶封弟弟姬叔虞。后以此典比喻帝王封拜,口无戏言,说话算数;或用以咏桐。周成王,姬诵。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武王姬发死,周成王姬诵年幼,由叔父周公旦摄政(代皇帝处理政务)。周成王姬诵亲政后继续分封诸侯,疆域南到汉江和长江,西到今甘肃,东北到今辽宁,东到今山东,东南到今江苏。周成王姬诵和弟弟姬叔虞开玩笑,把桐叶削成珪(guī规,帝王、诸侯所拿玉版,上圆或尖,下方)形给姬叔虞,说道:“用这封你。”史佚(yì益,史官名佚)因而请成王选个好日子封姬叔虞为诸侯。周成王姬诵说:“我是同他开玩笑。”史佚说:“天子没有开玩笑的话。一说话就有史官记载它,用礼仪完成它,用乐章歌唱它。”当时周成王姬诵就把姬叔虞封到唐国(今山西翼城县西)。此典又作“帝刻桐叶”、“削桐叶”、“桐圭”、“桐叶戏”、“剪桐”、“成王剪桐”、“剪圭”、“天子分桐叶”。

【出典】:

史记》卷39《晋世家》1635页:“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

【例句】:

北周·庾信《成王刻桐叶封虞赞》:“虞叔百里,居河之汾,帝刻桐叶,天书掌文。” 唐·骆宾王《上司列太常伯启》:“是用德茂麟趾,削桐叶以分珪。” 唐·李峤《王屋山第之侧杂构小亭》:“复看题柳叶,弥喜荫桐圭。” 唐·张说《奉和圣制与诸王游兴庆宫》:“棣华歌尚在,桐叶戏仍传。” 唐·高适《信安王幕府》:“剪桐光宠锡,题剑美贞坚。” 唐·柳宗元《桐叶封弟辨》:“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亦将举而从之乎?” 宋·苏轼《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绣裳画衮云垂地,不作成王剪桐戏。” 明·唐寅《失题》之六:“落叶点阶凭拾取,剪圭封作散神仙。” 明·吴国伦《送姜太史节之使楚王》:“天子分桐叶,词臣下柏梁。”


【典源】《吕氏春秋·重言》:“成王与唐叔虞燕居,援梧叶以为珪、而受唐叔虞曰:‘余以此封女 (汝)。’叔虞喜,以告周公。周公以请曰:‘天子其封虞邪?’成王曰:‘余一人与虞戏也。’周公对曰:‘臣闻之,天子无戏言,天子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于是遂封叔虞于晋。”《史记·晋世家》:“晋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战王弟。……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珪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说苑·君道》亦载。

【今译】 周成王与其弟叔虞一道玩耍,成王将桐叶削成圭状,授给叔虞,说:“我以此封你。”叔虞大喜,周公 (说为史佚) 得知后为其请封地,成公说:“我是和他玩的。”周公说:“天子无戏言。天子一旦说话则史官记录,乐工歌唱,士人称引。”于是成王封叔虞于晋地。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帝王封拜; 或用以咏桐叶。

【典形】 成王剪桐、帝刻桐叶、剪圭、剪桐、天子分桐叶、桐圭、桐叶戏、削桐叶、一叶桐。

【示例】

〔成王剪桐〕 宋·苏轼《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绣裳画衮云垂地,不作成王剪桐戏。”

〔帝刻桐叶〕 北周·庾信《成王刻桐叶封虞赞》:“虞叔百里,居河之汾。帝刻桐叶,天书掌文。”

〔剪圭〕 明·唐寅《失题》之六:“落叶点阶凭拾取,剪圭封作散神仙。”

〔剪桐〕 唐·高适《信安王幕府诗》:“剪桐光宠锡,题剑美贞坚。”

〔天子分桐叶〕 明·吴国伦《送姜太史节之使楚王》:“天子分桐叶,词臣下柏梁。”

〔桐圭〕 唐·李峤《王屋山第之侧杂构小亭》:“复看题柳叶,弥喜荫桐圭。”

〔桐叶戏〕 唐·张说《奉和圣制与诸王游兴庆宫》:“棣华歌尚在,桐叶戏仍传。”

〔削桐叶〕 唐·骆宾王《上司列太常伯启》:“是用德茂麟趾,削桐叶以分珪。”


【词语桐叶封弟】  成语:桐叶封弟汉语词典:桐叶封弟

猜你喜欢

  • 良知

    239 ① 天生成有特殊智慧的人。参见“良能”条。【词语良知】   汉语大词典:良知

  • 画眉人

    同“画眉郎”。唐王昌龄《朝来曲》:“盘龙玉台镜,唯待画眉人。”明高明《琵琶记.临妆感叹》:“朱颜非故,绿云懒去梳。奈画眉人远,傅粉郎去。”【词语画眉人】   汉语大词典:画眉人

  • 万钱一食

    同“日食万钱”。清李渔《行路难》诗:“长夜为欢之怪迟,万钱一食非无见。”

  • 不赞一辞

    指出于推托等原因而一句话也没说。《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八回:“李大人看了不赞一辞,赵大人看了仍旧交还司员。”见“不能赞一辞”。《官场现形记》58回:“李大人看了~,赵大人看了仍旧交还司员。”【词语不赞一

  • 宫魂断

    源见“齐蝉”。指齐王后忿死,尸变为蝉。用以咏蝉。宋王沂孙《齐天乐.蝉》词:“一襟馀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

  • 危如朝露

    谓面临死亡。章炳麟《马良请速开国会》: “吾所为良忧者,七十岁老秃翁,危如朝露,旦夕将入天宫,若无上帝邪? 一瞑不视亦已矣,若有上帝邪? ”参见:○危若朝露【词语危如朝露】  成语:危如朝露汉语大词典

  • 耳擩目染

    见“耳濡目染”。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不学以能。”

  • 三让

    《论语.泰伯》:“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史记.吴太伯世家》:“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

  • 问安视膳

    《礼记.文王世子》:“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曰:‘安。’文王乃喜。及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又至,亦如之。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文王

  • 陶潜五柳

    同“陶潜柳”。明郑若庸《玉玦记.侵南》:“我爱煞那陶潜五柳疏疏。柳下东篱,多少黄菊,直待要迷却诗魔,勾将酒债,掷了兵符。”【典源】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