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分桃”、“断袖癖”。指宠幸男色。清钮琇《觚賸.姜郎》:“时有十八公,风流荣达,心倾于绣。婉转致之门下,分桃断袖,莫逾其宠。”【词语分桃断袖】 成语:分桃断袖汉语大词典:分桃断袖
同“管窥之见”。宋陈亮《与王丞相》:“亦尝以区区管见窥测圣意,缓急之所用,决非今日之所用也。”【词语管见】 汉语大词典:管见
南容:春秋时人。白珪:原为玉器,国君与大臣行礼时所执。这里指关于白珪的四句诗:“白珪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珪;亦作“圭”。 南容反复朗诵白珪之玷的诗句。 表示兢兢业业,不敢怠慢。语
源见“集苑”。谓遭到冷遇。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洪文襄公》:“自国初洪文襄公入相后,公以南安籍,专拜泉馆同乡,而漳馆人遂不通谒。彼时泉馆人,无论京宦公车,无不所求辄遂,攸往咸宜,而漳馆大有集枯之感。”
肩碰肩,脚跟脚。形容人多拥挤或接连不断。《晏子春秋.杂下九》:“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汉 王粲《荆州文学记.官志》:“于是童幼猛进,武人革面,总角佩觿,委介免胄,比
同“海市蜃楼”。宋沈括《梦溪笔谈.异事》:“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词语海市】 汉语大词典:海市
此典为王珪身为宰相,庸碌无为,上朝退朝,惟诵圣旨事。王珪(1019-1085年),字禹玉,成都华阳(今属四川)人。仁宗时进士,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修起居注。进知制诰,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神宗熙宁三
同“庞公采药”。宋陆游《乍晴风日已和泛舟》诗:“身似庞公不入城,东阡南陌饯余生。”
形容受到压力如口被夹住一样,敢怒而不敢言。单超,河南人。桓帝初与徐璜、具瑗,左悺、唐衡俱为桓帝亲近宦官。时外戚梁冀专权跋扈,先后杀死李固、杜乔等著名大臣,梁冀之妹梁皇后也为所欲为。朝廷上下所有官员的嘴
同“破浪乘风”。明文德翼《池口阻风》诗:“颓年自笑沧洲客,破浪那能万里期。”郭沫若《北上纪行》诗之二:“破浪人三十,乘风路八千。”【词语破浪】 汉语大词典:破浪